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社团活动】巴渝通识 山城万象——行·识·记”第二届通识文创大赛

2025-05-16

2025年5月14日,由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通识教学部、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綦江版画院、校博雅协会协办的“巴渝通识 山城万象——‘行·识·记’第二届通识文创大赛”决赛在綦江校区智者楼304报告厅举行。通识教学部主任皮若兰、綦江农民版画院院长刘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吸引双校区师生代表100余人到场观摩。  

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收到合川与綦江双校区数十支团队报名,经初赛、复赛遴选,15支队伍晋级决赛答辩。参赛作品聚焦巴渝历史文脉与山城生活美学,通过文创设计、数字影像、互动装置等形式,将綦江农民版画、川江号子等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展现通识教育与地域文化融合的创新实践。  

决赛现场,评审团由通识教学部副主任张艳领衔,成员包括创意写作学院副院长苏瓷瓷、作家王恒绩,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彭浩、刘敏,通识教学部刁碧荣等教师代表。活动通过“创意陈述+实物展演”模式,全方位检验作品的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为巴渝文化创造性转化探索青年方案。

决赛现场,有的作品以传统文化为底蕴,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产物;有的作品则关注社会热点,运用科技手段,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创意方法。郑晓雨小组创作的《繁花晕锦》文创系列产物,采用芙蓉、熊猫与脸谱纹样,搭配蜀锦传统颜色,通过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视觉效果,将艺术赋予日常背包、丝巾、手机壳等产物,拓展文创产物的市场空间。

刘锐杰小组创作的《柱影雕光》创意水杯与包装盒,主图结合綦江非遗文化——版画元素和罗马皇冠、浮雕等元素,设计出中外文化碰撞融合的文创产物,传达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交流精神。潘春霖小组创作的《巴小渝》文创滨笔形象,以“城市经济和文化双向赋能”为核心策略,生成9个造型各异的卡通人物形象,身着蜀绣,体现出熊猫、火锅、解放碑等典型巴渝形象。

夏秀芝小组创作的《山城綦韵》办公四件套,依托綦江区非遗文化永城吹打、綦江特色美食“东溪”花生以及横山昆词等綦江特色文化内容,设计出便签、笔笔夹、书签和文件夹四件套,将通识教育的意义和理念体现在日常生活。温婧、陈月欣小组创作的《通识山城·民族器乐四季叙事》文创乐器模型,将重瓣山茶花、流动祥云、传统铜线纹等元素赋予春夏秋冬的季节特色,形成跨界共生的通识教育融合美学实验,解码巴渝文化民俗,文创作品现场展示惊艳四座,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此外,其他获奖小组也带来了精彩的作品呈现,体现出对通识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

最后,本次比赛有幸邀请到綦江农民版画院院长刘月与创意写作学院王恒绩老师对本次比赛进行点评。刘月院长首先对本次入围决赛的作品表示肯定,认为每个小组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展现出通识教育的内涵与綦江传统民俗的风韵,让人眼前一亮。根据评委的综合打分,本次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六名,叁等奖七名,优秀奖若干名,并由各评委老师颁发获奖证书与礼品。


以赛促学,以赛增识。此次巴渝通识 山城万象——“行·识·记”第二届通识文创大赛的圆满举行,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也呈现出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体系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全球视野的助益,充分体现学子们对通识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期待未来够继续传承和弘扬通识教育理念,以通识内涵赋能校园文化建设。




撰稿:博雅协会 洪欣琳

摄图:博雅协会 谭宏涛

编辑/初审:谭思雨

复审:洪月颖

终核:蒋莉 王自鑫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