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彭鸿斌董事长《梦想与实践》一书的战略规划与育人理念,外国语学院于近日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专题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分部门研讨、个人精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化对学校办学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动力。
班子领学树标杆,凝聚共识谋发展
学院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召开专题学习会,围绕《梦想与实践》的核心精神展开深度解读。会议结合学校战略部署与外国语学院发展实际,重点剖析书中对于“新时代教育使命”“复合性人才培养路径”等内容,并对标学院课程建设、专业优化、教学改革等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落实要求。领导班子强调,全体教职工需以书中理念为指引,立足外语学科特色,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外语人才。
党员研学强担当,深挖内核促融合
学院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时代的召唤”与“培养懂专业、会管理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两大篇章。张旭宁老师和杨加伟老师分别作主题发言,结合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发展等,畅谈对书中育人理念的思考。与会党员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明确以“党建引领专业建设、思政融入语言教学”的行动方向,凝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共识。
交叉赋能强根基,协同创新谋发展
为深化学习实效,学院以教研室、行政部门为单位,组织全员分层次、分领域研讨。在研讨过程中,各教研室紧密围绕“外语学科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创新”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教师们结合《梦想与实践》中提出的“新时代教育使命”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等理念,探讨了如何通过外语教育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外语人才。“实践是梦想的根基”,强调了实践教学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校企合作、认识实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工作办公室聚焦“叁全育人”实践,探讨如何将书中理念融入学生职业规划与思政教育;学院办公室则从管理效能提升角度,提出优化服务、协同育人的具体举措。各部门通过案例分享、观点碰撞,形成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浓厚氛围。
全员共读启新思,知行合一创实效
学院同步推进教职工自主学习,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精读《梦想与实践》,结合个人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学生指导等工作撰写心得体会。教师们结合教学实际,反思传统教育痛点,重塑教育使命。李静老师在心得中写道:“教育的核心不是填鸭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谢光娇老师则强调:“语言教学应超越工具性,成为连接专业能力与人文价值的桥梁。”陈南艳老师反思传统教育弊端,提出“情商培养是对抗技术异化的解毒剂”。曲美玉老师分享道:“完满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与领导,这是他们未来立足社会的底气。”这些思考体现了教师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刻领悟。
本次专题学习活动不仅深化了对《梦想与实践》一书中育人理念的理解,更为学院未来的外语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未来,学院将持续以《梦想与实践》为行动指南,立足“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育人模式,推动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外语力量。
撰稿:许琳、翁亚莉
摄图:黄婷婷
(外国语学院供稿)
上一条:【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3月院长座谈会及院长接待日活动
下一条:【国际商科】《网络广告与新媒体传播(双语)》课堂趣味奥辞谤办蝉丑辞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