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教师磨课工作实施方案》移通[2024]391号文件要求,深化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扎实推进“靶向攻坚·课堂重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提质增效行动,3月5日下午15:00,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在4104教室召开首次集体磨课会。会议由课程负责人宋珊老师主持,以“以培促教 以课育人——教育部“原理”课程集体备课内容进课堂”为核心议题,通过“个人主讲+集中研讨”模式,聚焦教学痛点、深挖理论内核、重构课堂设计,为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效度”的思政金课凝聚共识。
会上,宋珊老师立足教育部“原理”课程集体备课会精神,结合课程组在集中培训中梳理出的“学生课堂常见问题/困惑清单”与“教学重难点图谱”,提出“培训—教学—育人”叁链贯通的新思路。宋老师强调,教学提质的关键在于将备课会的前沿理念转化为课堂实操,要及时将培训成果有机融入各章节教学,需以“破解学生困惑,注重价值引领”为导向,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逻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以“价值隐形植入”替代“结论直接灌输”,强化课堂的价值引领功能。针对学生常见困惑,如“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适用性”,建议以分组讨论与展示的形式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增强课堂互动性与思辨性。
随后,课程组教师围绕“融合点”展开热烈讨论。有教师提出,可借鉴教育部备课会中的“专题式教学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相结合,用数据对比揭示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也有教师建议增设“情景模拟”环节,如在“导论”章节中融入青年榜样案例,激发学生情感共鸣。通过研讨,课程组教师一致认为,通过深度融合教育部备课资源、靶向对接学生认知需求、创新教学设计方法,课堂的“理论穿透力”与“育人感染力”将会显着增强。
本次磨课会成效显着,不仅明确了教学改革的行动方向,更凝聚了课程组的创新共识。后续,课程团队将依托常态化磨课机制,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提升课堂解疑释惑的实效性,为培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青年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稿:宋珊
摄图:唐香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上一条:【学院动态】守初心正师风,强本领铸师魂——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会
下一条:【马院之声】红色铸魂痴搁启航,法院新风科技助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