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学院对于“班导师”制的落实情况,在学院中期阶段,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于11月8日12:30在艺术楼312教室开展了班导师经验交流会议。会议由龚晓雪老师主持,就班导师的积极作用,大家都一致认为班导师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体现,是学生培养的主要途径,可以从道德伦理、班风学风建设、专业认同、学业规划、职业储备、生活能力等方面,帮助学生为今后走向社会、开拓美好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导师制执行了已经快半学期,同学们和老师之间也已经加强了交流和沟通,闫老师首先说:“在我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行业发展前景,培养方案解读,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就业指导及改变自我等内容,并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学习动态,针对棘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学们的配合度也非常高,也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直接的距离。”紧接着今年新进教师郑宇老师说:“我首先大致介绍了大学四年基础课程的安排;对学生课业中所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比如对个别础滨课程作业中有疑问的同学进行专业辅导及问题讲解;帮助备战考研的同学了解相关知识内容,比如考研科目、时间规划、复习指南等等;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比赛并针对不同比赛进行流程讲解;不定期分享讲座心得及展览资讯,着重以小课形式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课题讲座并分享优秀展览作品,对学生思想、生活等方面提供帮助,培养学生良好心态及自信心等方面进行引导。”
李如冰老师说:“因为没有教过这个班,我先是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与学生谈谈自己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打开话题做到初步了解。讲解了导师制的出发点和意义,以及导师的工作职责。对大一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时间规划,让学生明确自己在阶段性的任务。布置大一学生的第二次见面会时完成的任务:大一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发展方向等等。”胡燕老师说:“我这边正好是大叁的,在考研这块我讲得要多一些,包括考研的时间安排,考研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等方面的讲解要多一些。”
彭燕雪老师也说:“我主要负责的是2017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班共28名学生,其中18名女生,10名男生。学生主要来自重庆、河北、内蒙、贵州、河南、山西等生源地都进行了了解。很多学生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还不太适应。首先是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我给他们讲大学学习更多的是需要自己规划,要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校内和网络资源,多摄取知识充实自己。其次,学校的活动较多,课业任务较重,并且寝室有规定的熄灯时间,同学们需要学着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合理规划时间,努力适应新的生活。同时还包括现在的网贷高利贷等都给同学们进行嘱咐。”
龚晓雪老师说:“我作为大一的班导师,除去学业的引导外,对同学们的思想方面的也进行了强调,首先是要求同学们珍惜大学学习生活,不要虚度年华,不能挥霍青春,更不能透支未来;其次,要珍惜同学友情,同窗共读,八百年所修。再次,要有良好的心态,因为这一届新生基础相对好一些,进校分数也比较高,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感,毛主席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叁千里。’不要因为自己的心里落差而妄自菲薄。”
总之,班级导师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补充,是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就业等多个方面的指导和教育是至关重要。学生的全面成长需要老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我们专业教师也应该学会角色的转换,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应该只停留在君子之交淡如水,建立起朋友兄长的关系,更加人性化的去引导和帮助同学们。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上一条:【创意写作工坊】创意写作诗堂,谈论共成长——创意写作实验班诗歌工坊晚课随笔
下一条:【通识教学部】通识之路探索系列之——小助教团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