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教研活动】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活动

2017-10-27

为了进一步落实督导办对于新教师的培养以及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的精神。本周星期叁下午16:00在艺术楼213教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首先就本学期新进教师,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检验。

13848

在公开课中,由每位教师分别就课程内容讲解20分钟,然后由教研室全体教师就新进教师的讲解进行点评,比如新教师闫公博老师以《现代主义设计萌起》为题,讲解现代主义设计概念、德国工业同盟及其宗旨等。在讲授的过程中富有故事情节的讲述、激情的动作和表情,浑厚的声音是其最大的优点,课堂整体氛围很好。但美中不足,在于课程讲授过程中缺乏重点,笔笔罢中没有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和归纳。

18E52

彭燕雪老师讲解的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中的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彭老师语言生动,富有激情,结构安排合理,逻辑清晰,并在笔笔罢上用不同的字号和颜色标注重点,帮助同学们对新知识的理解。但彭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没有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以后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

19398

郑宇老师的《数字影像合成技术》课程首先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强重难点记忆;紧接着对上周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优秀案例分析及讲解,给予学生肯定及鼓励;然后再对新课内容进行教授与讲解,整堂课生动趣味,互动充分,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如果能在讲课的过程中语速稍微放慢一点,注意停顿会更好。

1545C

胡燕老师的《移动多媒体》课程,在一开始讲课可能因为稍显紧张,语言表达上有点欠缺,在逐渐进入状态后能及时的进行调整,整体的教学语气和氛围的把控非常合适,能够让学生很清楚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在教学内容上,以动态短视频和动态图片很形象地描述移动多媒体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社会需求,较贴切的以未来工作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在实际举例来说,与实际的生活和工作过于距离太大,建议举一些更为贴切实际的生活为主的案例。

18D71

讨论期间彭燕雪老师深有感触的说:“我是研究生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最开始上课时,凭着满腔热情,费时的备课,能够顺利的把一堂课上下来已经觉得很满足了。根本不知道上的怎么样,学生掌握了多少,因为心里根本没有怎样的一堂课才算是好课的概念。于是就去听其他优秀老师的上课,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同时,同事亲身传授学生管理的方法,这些都让我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郑宇老师谈到本次公开课也感概到:“在公开课的准备阶段,平时看似简单的教材,此时都需要咬文嚼字,反复推敲。哪怕一个小疑问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以便获得所需要的知识点。虽然查阅过程中大量的资料不一定是你现在需要的。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随时取用,所以准备公开课是积累教学知识的好方式。”同时,廖国臣、曾文婷以及李如冰老师也都对公开课的几位老师的教风、教态和教学内容等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创新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136D6

最后,教研室组长龚晓雪老师也谈到:“教学过程中其实对学生也要进行分析,比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哪些学生领悟能力强,怎样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怎样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些问题的思考利于因材施教,利于与学生沟通,利于教师更好的把握课堂。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堂好课,是要进过反复打磨改进的,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公开课,工夫全在课外。通过本次新进教师公开课的开展,不仅让新老师获得了更多教学经验也增加了自信。同时,也让老师们多了一次教学交流的机会,增加了“老带新”的方式。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