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诗歌网重庆站站长、重庆沙区作协副主席。参加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第2届中国网络诗人高研班、第16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著诗集《骨箫》《红愁》《梦落花〉。诗歌、散文见《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刊。获世界华文诗赛奖、 “秋浦河杯”李白诗歌奖、上海诗歌节一等奖。
许多大学的中文系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文学院不培养作家”。在普通人的认知里,作家是培养不出来的。
在创意写作学院(颁奥厂),不仅仅有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取得过丰富成果的专业教师,同时也有一个优秀的作家团队。创意写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指导,也需要拥有“实战”经验的作家传授秘诀。这些在写作领域有着诸多建树的作家们,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会写作、懂写作、爱写作的人。
第八周的教学例会上,徐庶老师带来了第二期学术讲座:名为《诗歌的十个关键词》。
取经有道:诗歌的十个关键词
众所周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唐诗,从宋诗到清诗,以及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白话文诗歌,几千年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伟大的诗人,更有数不清的诗歌作品。进入现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发展有目共睹,涌现了诸如欧阳江河、翟永明、萧开愚等重要诗人。如何从这些丰富的诗歌作品中提取创作的经验呢?
一开场,徐庶老师半开玩笑地解释,说自己这次讲座的内容,不但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也有从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那里取经的内容。徐庶老师将自己写诗十几年的经历做了一番“提炼“,认为诗歌写作,首先要抓紧十个关键词。
“诗歌首先是抒情。”徐庶老师认为,既然要写诗歌,就有必要首先认清诗歌的本质,将诗歌和小说、散文等其它文学体裁做出一个清晰的区分。“‘事’和‘情’是文学体裁的两个要素,如果以‘情’的从少到多为标准,那么就存在着一条‘小说——散文——诗歌——音乐’的线索,如果以‘事’的从少到多为标准,则存在着一条‘小说——报告——规章法律’的线索。在这两条线索当中,诗歌是抒情的,诗缘情就是本质。”徐庶老师开题名义,抛出了诗歌的第一个关键词“事情”。
在确定了诗歌的本质之后,徐庶老师给出了诗歌的第二个关键词“前后”。他认为,所谓的“前后”,即要明确诗人存在的一种姿态和倾向。“诗人是幻想家,永远保持向前的姿势。是给人类指明前进方向的人。”徐庶老师说,“在文学领域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诗人总是站在文学创新的最前列,这是诗人的情怀。”
随后,徐庶老师对“内外”“有无”“上下”“气韵”“雅俗”“流变”等关键词做了细致的讲解,其中既融合了诗歌创作的历史,也结合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在讲到“新旧”时,他对汉语新诗的特点进行了大胆的解读,认为所谓旧体诗,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讲究格律,讲究用典,而新诗的核心本质就是锐意求变。
“新诗求变化、求创新、求突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没有规矩,或者说没有章法就是新诗的章法。新诗就是一心寻求陌生,不停探索,就是往前走。诗人要写前人没有写过的东西。”徐庶老师说。
诗歌要讲究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讲,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讲解到此处时,徐庶老师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轶事。
“在鲁院时,我曾经问过着名诗人西川这个问题,他当时的回答有些含糊,不能让我满意。”徐庶老师介绍,所谓的“无中生有”他很容易理解,但要从“有中生无”,就比较困难。他认为这是指可以用来加工的诗歌素材、灵感很多,有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裁夺,这就是从“有”中生“无”。徐庶老师谦虚地表示,在这一点上,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
精心提炼:打开诗歌之门的钥匙
讲解完诗歌的十个关键词,徐庶老师从自己的写诗经验中提取精华,最终打造了六把诗歌写作的“金钥匙”。他认为,抓住诗歌的十个关键词属于认识论的引导,对于实际的诗歌写作,还需要一些实际可行的经验。
这六把“金钥匙”就是他从自己多年的创作经历中精心总结的,包括“语”“辞”“反”“情”“细”“虚”。
其中,“语”是诗歌的语言。徐庶老师认为,白话诗歌写作,要尽量少用形容词和成语,甚至尽可能不用。要对语言进行陌生化的创新,不能做语言的搬家公司。“辞”是修辞,包括同感、拟人、隐喻等多种手法。“反”是要反常理,反常识,反常规。“情”是情感,诗歌要直达内心。“细”是细节,诗歌要抓细节。“虚”是指虚实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作品就太实,太实在。诗歌是讲究美的,是艺术的,有时候太实了也不行。诗歌有着自己的规律,如何做到虚实结合,在诗歌写作中也是需要注意的大问题。”徐庶老师说。
短短一节课时间里,徐庶老师的讲述可以说内容充实,趣味盎然。讲座不但包含了丰富的诗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有他从自身创作经历得来的实践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通过单纯的理论学习是很难达到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身为诗人的徐庶老师就发挥了自己的这一特长,带领许多同学创造出了优秀的诗歌作品,有的已经被推荐到杂志发表。
听完讲座,同为作家的甄明哲老师说:“徐庶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我是一个小说作家,对于诗歌而言了解不深。讲座上,我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对其他老师的讲座也非常期待。”
(创意写作学院(颁奥厂))
上一条:【心理健康】识别忧郁与焦虑,拥抱心灵的温暖 ——记2017级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爱好者第二期培训会
下一条:【教研活动】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