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师资培训】校企融合,产教联盟,共建新商科,打造新商业 ——记淬炼商学院教师参加中国新商科人才培养创新大会

2017-11-13

11月8日上午8点,“商业创变,商科创新——中国新商科人才培养创新大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指导,上海财经大学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本次大会亦作为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共邀请了来自500多所高校,1000余位院校专家、公司高管共同就新商科与创新时代人才升级新模式、新路径进行深度解读与探讨。淬炼商学院李义红和胡佳婷两位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梁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才、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兰娟到会并致辞。郭为禄副主任在致辞中提到,应努力把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摆在重要地位,希望以本次活动为起点,共同探讨、支持新商科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开创中国商科人才培养的新时代。梁蓉副会长描述了我国商贸服务业的新时代特征,而新时代的创变给商科教育带来了新课题、新内容、新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张国才秘书长表示:商业创变、商科创新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所以商科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刘兰娟副校长则表示: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模式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强度与速度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为新时代培养一流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

我院两位老师分别参加了8日下午举行的“新财会”与“新营销”人才培养分论坛。

“新财会”人才培养论坛围绕新财会、新治理展开,突出财会职责由过去的核算与管控到今天的决策支持与资源运筹再到未来的公司法人治理与预决算体制建设的转变。来自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张庆龙教授做了“由内控建设引发的财务转型思考”的主题发言:科学技术的发展,驱动着财务工作人员的转型。大数据时代让财务行业由原来的低附加值、重复劳动,到如今可以实现从以目标为价值的管理模式到以流程为价值的管理模式……来自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颁贵翱邹丹女士则从会计实务的角度提出了科技发展引发的财务新挑战,抛出了会计实务新问题:高新技术公司技术升级的研发支出应该算作是成本还是费用?应该抵减收入吗?随着电子订单、电子发票、移动支付、网上报销业务的兴起,财会人员的未来何在?财会人员未来5-10年被础滨(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达到90%以上,财会人员又该如何面对?针对以上变化和挑战,高校应当如何培养未来的财会人才?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新商科“新营销”人才培养论坛围绕新营销、新繁荣进行,推进新商科,强化新型营销人才培养。“得营销人才者得天下”,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资深营销学者、世界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之中国传承人张斌教授作为分论坛首发嘉宾提出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加速演变的历史转折点,商业环境面临巨变,创新在即,营销先行,很多传统营销理论可能只是特殊环境下的临时解决方案。“时移世易”,市场基因在转变,营销模式在更迭,在新市场环境下催生的内容营销、社群营销、场景化营销、大数据营销、口碑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强调消费者体验对公司营销的重要性,即“营销就是体验,市场就是对话”。中国网财经中心副总裁徐薇女士则从无人售货谈起新零售的发展与人才对接。无人售货不代表人才需求的降低,而是增加了人才需求的高度,如无人技术人才、大数据分析人才、品类管理人才等。徐薇女士构建了新零售人才胜任力模型,为新零售环境下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周前进的视角更偏向从高校人才培养出发。他指出,高校教育应当是从院校级到社会级的社会教育,即:所有课程都要面向职场的实践教学;所有场景都要融合产业的育人过程;所有数据都将是人才质量的复合评价。因此,需要高校与公司合作,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教育新生态,随机而生,为需而变。

9日全天,大会组委会组织全体参会老师参观了上汽大众汽车叁厂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在上汽的生产车间,并没有看到人头攒动的景象,只有少数的工人在忙碌。目前上汽的自动化率已经接近60%,机器人手臂、自动化器械的大量使用,让这个传统的人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对工人的需求量大大减少。上财的经管实验中心作为国际级实验中心,设置门类齐全,软硬件配套完备,学生可以在这个实验中心完成财务、金融仿真、人力资源、统计、报关、法律、外语自主学习、理工类实验室、学生竞赛基地共享(如数学建模、挑战杯等)、云服务平台、学术探讨等功能,真可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结语商业3?0时代,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并称为我国的“新四大发明”,构成了新商业的“新场景”,在这种新的场景下,正在发生着新技术驱动新商业、新商业吸纳新内涵展现新姿态、孕育新职业,新职业则亟需新人才等连锁反应。在这样“新”的商业背景下,建立新商科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新商科的建设离不开产业界与教育界的共同携手,公司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迫切、更多元,势必需要公司把人力资源战略前伸到高校教育,协助高校将人才培养与产业用人需求有效对接,整合资源搭建校企平台,合力推动新商业时代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企联盟、推进商科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服务“新商业”的“新商科”,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来得更加紧迫、更加必要!

商学院教育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专业局限的问题,而打破知识边界,适当进行学科“跨界”,融入多元化元素可以让商科教育焕发新的活力。构建一个专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质量稳定提升、办学效益不断优化的“社会中坚力量的领导者”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可以从商学院教育入手进行,让年轻的商学院“先跑起来”,整个学校再发力奔跑,打破跟跑、并跑的局面,力争做同类院校中的领跑者。


(淬炼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