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通识教育】从工业革命到消费主义:《了不起的盖茨比》勾勒西方思潮镜像与批判——记《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课程双师授课

2025-06-06

为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思辨能力,2025年5月30日,仁者楼413教室的《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课堂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师授课。通识教学部教师付忠明与电影评论中心教师王文思同台授课,共同开启“从工业革命到消费主义——盖茨比作为西方思潮的镜像与批判”专题教学,为同学们搭建起一座跨越时空思潮的桥梁。

课程伊始,王文思老师以一组震撼数据切入主题。2024年“双十一”全球销售额突破5000亿美元,“618”期间某平台直播带货骋惭痴同比增长35%。这些数据揭示了消费主义从“生产驱动”向“符号驱动”的当代转型。王老师援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指出购物节本质是资本制造的“符号狂欢”。商家通过倒计时弹窗、满减游戏、明星带货等手段,将商品从“使用价值”剥离为“身份象征”。

王老师还深入剖析了消费主义陷阱的叁大机制。其一,“需求制造”将“美好生活”窄化为“物质占有”,将个人价值与商品绑定。其二,“时间焦虑”利用限时折扣制造心理恐慌。其叁,“社交绑架”使消费从个体选择异化为群体仪式,朋友圈晒单、拼团砍价等行为便是典型体现。王老师警示学生,当“打折促销”演变为“消费宗教”,人类正重复工业革命时期“商品拜物教”的历史循环。

随后,课程回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王文思老师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指出盖茨比的豪宅派对中,工业革命催生的标准化商品沦为阶层攀爬的道具。盖茨比对黛西的追逐,是新富阶层对旧贵族文化的拙劣模仿。付忠明老师联系工业革命的技术崇拜思潮,解读盖茨比反复凝视的“绿灯”意象,认为绿灯既是现代文明的物质符号,也是消费主义的精神图腾。

在跨学科对谈环节,付忠明老师揭示工业革命与现代消费主义的因果链条,从18世纪纺织机大规模生产,到21世纪算法时代形成闭环,工业革命创造的技术红利演变为资本操控的消费牢笼。王文思老师则补充文学的独特价值,菲茨杰拉德用盖茨比的葬礼记录工业文明制造的精神创伤。

课程末尾,两位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现实观照,面对直播间里闪烁的“限时抢购”红灯,思考是否正重复着用物质填补意义空缺的老路。本次双师授课打破传统模式,让学生在古今对照中洞见消费主义的本质,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



图:杨涵

文:付忠明

通识教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