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创意写作】精彩的辩论赛就要这样打——创意写作学院王恒绩老师翱搁电影评论中心梁冬梅老师的双师授课记

2025-06-03

27 日下午 2 点,仁者楼 302 教室气氛热烈,创意写作学院的王恒绩老师与电影评论中心的梁冬梅老师携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趣味横生的双师辩论赛指导课,为两场精彩的辩论赛保驾护航、校准方向,这也是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首次双师同堂指导辩论赛的课堂,亮点纷呈。蒋恩钰同学说:“双师教学,又是男女老师组合,各占各的阵营,使得辩论赛又激烈,又好看。”

早在双师授课预告发布后,《经典演讲》课上期待学习“怎样打一场精彩的辩论赛”的同学们便早早来到教室,却发现两位老师早已提前抵达。参赛同学们忙着摆放桌椅,两位老师则在一旁低声交流,让大家对课堂内容充满期待。

首场辩论赛围绕《父母反对的婚姻该不该坚持?》展开。正方认为父母反对的婚姻应该坚持,其立论核心在于婚姻的主体是夫妻双方,真爱需要勇气与坚持,父母的反对可通过沟通与时间化解,立论依据是婚姻自主权乃基本人权。反方则持相反观点,认为父母反对的婚姻不该坚持,核心论点为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父母的反对隐含现实考量,盲目坚持可能引发多重矛盾,依据是父母的反对往往基于现实理性。

辩论过程中,正反方辩手你来我往,起初还较为克制,随着辩论深入,火药味渐浓,几次被评委和二位老师提醒“降温”。在自由辩论环节,梁冬梅老师向正方四辩伍庆隆同学抛出问题:“你方观点是‘该坚持’,假如你未来的女儿违背你的意愿,与你非常不喜欢的男孩在一起,你怎么办?”伍同学羞红了脸,坦言这个话题对连女友都没有的自己来说很遥远,不过作为父亲,会觉得女儿应该会听自己的话,跟男生分手。反方一辩徐杨钦同学紧接着追问:“报告老师,假如女儿与男友该发生的都发生了,正方还反对吗?”伍庆隆连称“崩溃”,笑言无法创意想象,请求换个人提问,逗得全班哄堂大笑。

王恒绩老师则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举例。当年他与妻子恋爱时,岳父因嫌弃他家穷坚决反对,可妻子不顾一切与他结婚,如今已拥有三十多年的幸福婚姻,岳父临终前还向他道歉,让他感慨万千,借此说明父母反对的婚姻 “该坚持”。梁冬梅老师也分享了身边事例,友人当年听了父母的话放弃恋情,如今婚姻生活一地鸡毛,常常怀念那段夭折的恋情,父母也深感愧疚。

两位老师还对正反方辩友的问题及观众提问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父母更关注婚姻的现实基础,如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子女未来的生活质量等,这些是婚姻长期稳定的关键。梁老师强调,坚持婚姻不等于割裂家庭,而是要通过沟通建立新的家庭联结,许多父母从反对到支持的案例,恰恰证明了坚持后的积极沟通能解决问题。最终,正方冉红明同学和反方毛洋同学分获最佳辩手。

第二场辩论赛题《在一起分手后遗憾还是从没在一起遗憾?》的激烈程度更胜一筹,一方有大量女生支持,一方有固执男生及“直男”辩手,让评委会和主席都颇感“头痛”。

正方“在一起分手后更遗憾”的核心论点是,经历过亲密关系的开始与结束,会留下更深刻的情感烙印,伴随回忆的割裂、未完成的期待和现实的落差,遗憾感更强烈,因为情感投入的沉没成本更高。在一起时的甜蜜、承诺与计划形成情感依赖,分手意味着这些投入全部“清零”,会产生“如果当初没开始就不会失去”的心理反刍。反方“从没在一起更遗憾”的核心论点为,“未在一起”意味着永远失去了验证情感的机会,留存的是对“完美可能”的无限想象,这种“未完成性”会成为心中永恒的执念,比结束更令人不甘。心理学理论表明,人类对未完成的事件记忆更深刻、执念更强,从未在一起的感情停留在“如果”阶段,想象中的“理想结局”会被不断美化,形成无法释怀的遗憾。

正反方陈述观点时,正方引用离婚率数据,如“70% 的离婚者后悔结婚”以及文学作品中分手后的遗憾案例,如《前任3》;反方则列举暗恋、错过初恋等案例,如《那些年》,并引用心理学研究,如“未完成事件记忆强度比完成事件高 45%”等。正方的李诗颖、蒋玉婷同学和反方的李鸣、李金贵同学表现尤为出色,他们口才出众,即兴反击精准,令人赞叹不已。

梁冬梅老师以《暗恋?橘生淮南》中洛枳对盛淮南的多年暗恋为例,说明因未表白而成为青春中挥之不去的遗憾,甚至影响后续情感选择,强调每个人在特定阶段可能遇到“仅此一次”的心动对象,若因怯懦、阴差阳错未开始,未来很难再遇到同等契合的人。

王恒绩老师则指出,分手后的生活中,触发回忆的场景会反复激活遗憾情绪,形成“持续性伤口”,心理学依据“峰终定律”表明,人们对关系的记忆更深刻于高潮和结束时刻,分手的痛苦会强化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加剧遗憾。

到了打分环节,评委会五名裁判向两位老师提出,鉴于比赛过于激烈,能否在每一方原有一名最佳辩手的基础上各增加一名。两位老师商量后欣然同意临时更改规则。最终,正方的李诗颖、蒋玉婷同学和反方的李鸣、李金贵同学均获最佳辩手殊荣。

这场双师授课的辩论赛指导课堂,不仅让同学们领略了辩论的魅力与技巧,更通过两位老师的精彩引导和分享,深入探讨了婚姻与情感等现实话题。双师同堂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了不同专业老师的优势,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丰富的知识与思想盛宴。相信同学们在此次课堂中收获的不仅是辩论技巧,更有对生活、情感的深入思考,这些都将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中宝贵的经验,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勇于表达、善于思辨,不断成长与进步。



撰稿 王恒绩

摄影 杨文浩

供稿 创意写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