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规范是质量提升的基石,是迎评促建的“标尺”,更是内涵发展的“风向标”。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全面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2025年5月28日,信息安全学院物联网教研室于贤者楼301会议室召开专题学习会,聚焦《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资料汇编》核心指标,推进教学材料标准化与教学改革深化研讨。学习会由教研室主任郑慧娟主持,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实践对标”形式,逐条拆解评估观测点,推动迎评工作从“纸面要求”向“教学实战”转化。
聚焦评估核心内涵,夯实教学基础建设。学习会上,郑主任详细解读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该体系包含7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及39个观测点,郑主任强调,教研室作为教学工作的关键执行部门,应将评估体系中的各项要求融入日常工作。教研室需依据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资料管理等工作,以此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紧密契合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为明确工作任务,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36问”进行解读,以“一问一策”形式破解评估难点,为教研室全体教师提供迎评促建的行动导航。文件中系统梳理教育部评估政策核心要点,从依据、评估逻辑到实操细节,全方位回应“为何评、评什么、怎么评”的关键命题。针对“合格评估如何推动教学质量提升”这一焦点问题,郑慧娟主任指出,教学质量提升是合格评估的核心目标。评估要求教学工作必须达到基本标准,同时鼓励老师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教学创新和质量提升。
在物联网教研室内,以“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专业教师”四级责任链为核心,构建全员参与、分层落实的质量保障体系,推动教学规范与创新双轨并行。精准对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质量管理”“教师队伍”等关键观测点,将评估要求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行动指南,为迎评促建注入强劲动能。郑主任表示,“这份清单不仅是评估‘说明书’,更是教学改革的‘宣言书’。我们正从‘迎评模式’转向‘常态模式,让质量意识融入每一份教案、每一节课堂。”
最后,郑主任再次强调了合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合格评估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验,更是推动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教师们要以“教学叁大件”规范为切口,将评估指标转化为日常教学的“标准动作”,让每一份教学大纲紧密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课堂打造成产教融合的实践阵地,使每一份教案充分体现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
文:黄鹏
图:徐国栋
供稿单位:信息安全学院
上一条:【通识教育】从启蒙运动到康德批判,共溯科学理性批判精神 ——记《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双师授课
下一条:【学科竞赛】移通学子闪耀竞赛赛场,佳绩频传书写青春传奇——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重庆赛区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