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信产业研究室于5月19日下午在南湖书院圆桌会议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会议特邀公共大数据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方伟教授莅临现场进行指导,实训中心主任郭爽、学院院长李文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智能工程学院相关教研室主任以及专业负责人参会,聚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
会上,各专业教师代表依次发言,围绕课程设置、资源匹配、专业特色等问题展开交流。通信工程专业李美丽老师希望得到专业分方向的建议,提出教学深度不足等现实挑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许癸驹老师结合生源情况,提出如何更好地拟订基于工程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以及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曾国庆老师建议增设行业需求导向的集成电路测试课程;余晓玫老师、智能工程学院杨佳义、关正伟、余翠兰、张娇、冯铁成等老师分别提出如何较好地处理师资短缺与选修课程开设的问题,以及特色专业培养方案评价标准模糊等问题;人工智能专业赖小龙老师反映了应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生就业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李方伟教授结合在重庆邮电大学的工作经验提出建议。他强调需将新工科理念融入培养方案修订,通过跨专业课程设计优化学时分配,并建议结合学校商科特色进行学科交叉培养。他提出应灵活对标国家标准,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生源与资源条件调整方案,同时强化能力导向培养,通过完满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李教授特别指出,培养方案需兼顾“学生获得感”,既要符合行业发展需求,也要注重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
李文娟院长做会议总结,希望老师们梳理本次会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融入进新工科理念与学科交叉理念,结合李教授给到的专业性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她进一步指出本次研讨会通过问题导向的深入交流,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思路。下一步,学院将组织专项工作组逐项落实会议成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撰稿:余洪
摄图:李瑶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图书馆】我校图书馆受邀参加第十叁届川渝民办高校图书馆馆长论坛暨第叁届川渝民办高校图书馆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书院动态】把千年古窑“搬”进课堂?“活起来的”陶艺教学!——“横山国瓷研学录”立体化陶艺教学成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