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数字媒体产业学院】数媒赋能,非遗焕新——数媒学院携手綦江非遗馆共探“短视频+非遗”新型传承路径

2025-05-22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号召,推动数字媒体技术与非遗文化保护深度融合,构建非遗传承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2025年5月21日,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与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于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举行了“短视频+非遗”为主题的座谈会。本次会议由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彭浩老师主持,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主管刘嘉楷老师等共4位教师出席。

在会议伊始,彭浩老师热情地介绍了双方参会教师,随后详细阐述了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文化底蕴,并清晰说明了会议流程。彭浩老师强调,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浪潮下,非遗传承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的口传心授、线下展览等传承模式,传播范围有限,难以吸引年轻群体。而数字媒体产业学院的短视频拍摄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让綦江非遗文化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因此,此次双方合作对于推动非遗传承创新意义重大,将为非遗文化注入全新活力。

随后,綦江非遗馆代理负责人彭浩老师与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主管刘嘉楷老师,就“短视频+非遗传承”展开深度探讨。彭浩老师提出:“非遗文化底蕴深厚但传播渠道有限,需借助短视频打破时空壁垒,让綦江农民版画、石壕杨戏等特色项目活起来、潮起来”。刘嘉楷老师则指出:“我们可发挥学院技术优势,通过优化短视频叙事逻辑、运用新媒体传播策略,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传播热度的非遗内容,同时将非遗传承实践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文化传播使命感”。

紧接着,彭浩老师邀请参会人员参观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座全国首座以地级行政区命名的高校非遗馆,以六大展厅展现綦江文化底蕴。其中,“綦味乡愁”展厅中,42项美食非遗与实物展品,展现渝黔饮食文化;“盐马古道”展厅串联川盐历史与长征遗迹,凸显双重文化价值;“匠心綦技”展厅里,竹编、巴古陶等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重生;“艺术奇葩”展厅陈列綦江农民版画和剪纸等作品;“风情苗家”展厅以苗绣展品诉说民族文化传承;“古韵乡音”展厅用吹打乐器等,奏响民间艺术长歌。

参观尾声,师生成果展区的非遗文创作品与短视频创作成果,彰显着“文化传承+实践育人”双轮驱动模式的育人成效。彭浩老师表示,非遗馆不仅是地域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更是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碰撞的创新场地,期待以此次合作为起点,让更多年轻群体通过镜头感知非遗魅力,共同书写“短视频+非遗”的传承新篇章。



图/文:吴世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