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暖的春日气息中,通识教学部《正义论》课程的学生们走出校园,于5月9日走进养老院,开展了一场“以爱赴学,践悟正义”的活动。这不仅是一次爱的传递,更是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抽象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的一次实践。
唐钦钦老师和陈明波老师在课程中提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恰似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美德。而养老院之行,正是学生们将这一抽象理论具象化、生活化的实践起点。
踏入养老院的瞬间,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或许行动不便、或许记忆模糊,但每一个生命都应被尊重、被关怀。学生们围坐在老人身旁,倾听着那些或峥嵘或平淡的往昔回忆。每一个老人的故事,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发展的轨迹,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不仅要关注多数人的利益,更要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这与课程中讲授的差别原则有着高度契合。在这里,学生们明白了,为老人们尽一份力、送一份暖,正是在践行着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与关怀,让老人们能在社会的大家庭中感受到温暖与爱。
活动中,学生们有的为老人整理衣物,确保他们的生活空间整洁舒适;有的陪伴老人做些简单的康复运动,用青春活力为老人们的生活注入生机;还有的手把手教老人使用一些简单的智能设备,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融入现代社会。这一系列看似平凡却饱含爱心的举动,是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弱势群体关注的点滴努力。学生们将书中的理论从高阁带入生活的土壤,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来自年轻一代的尊重与关爱。
此次养老院之行,与老人们相处期间,学生们得以目睹社会的多元丰富,而老人们则收获了如家人相待般的温馨。未来,课程将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深入思考和践行理论。通过实际行动维护公平,同时为社会的公正和谐添砖加瓦。
学生感悟:
此次校外实践活动中,我陪伴一位老人聊天,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老人年轻时勤劳奋勉,闲不下来,如今却因身体不便而行动受限。这让我联想到课程中讲授的差别原则,即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应有利于最不利者。老人们作为弱势群体,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怀与帮助,而陪伴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就是一种力所能行的支持。
——2023级机器人工程1班 董明伟
此次活动中,我主动帮助老人帮忙迭衣服,起初觉得这只是简单的体力活,但在与老人的互动中,我发现了其中蕴含的深意。老人们将衣物迭得整整齐齐,体现了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尊重。课程中强调尊重个体价值,而关注老人们生活中的这些细节,就是对他们价值的肯定。我们认真迭好每一件衣服,不仅是为老人们提供生活便利,更是在用行动传递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2023级自动化3班 陶宇航
图文:唐钦钦
(通识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艺传动态】艺术传媒学院党支部开展“学习八项规定,全面从严治党”主题教育活动
下一条:【远景动态】创新教学新范式:远景学院与剧本杀学院以“数学剧本杀”点燃学子求知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