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通识课堂】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权与市场规则的平衡:记《中国城市化研究》课程课堂讨论

2025-05-15

在城市化浪潮下,城市发展的诸多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识教学部本学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中国城市化研究》课堂上,由学生们自主组织的小组辩论赛顺利开展,显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学生们对城市化关键议题的深度思考。

此次辩论主题为 “政府应优先保障流动人口居住权 VS 开发商有权按市场规则开发土地”,这一话题紧密关联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住房供应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等核心要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探讨价值。

在辩论赛开始前,授课教师周密提前将案例资料、辩论赛规则与礼仪等文件发放至班级群内。这些资料涵盖了城市在住房保障、土地开发方面的多元案例,尤其是深圳市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缓解流动人口居住压力的成功经验,以及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因过度遵循市场规则导致房价飙升、流动人口安居困难的现实困境等,为学生们提供了知识基础与思维视角,助力他们深入了解辩论主题背后的复杂因素,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同学们的引导与支持,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有利条件。

课上,随着周密老师的开场,辩论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迅速进入状态,自发组建的正反两方辩论队伍迅速站位,一场思维的碰撞就此开启。正方 “政府应优先保障流动人口居住权” 一队,开篇立论清晰有力:他们从流动人口对城市建设的重要贡献说起,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如城市中建筑工人、服务行业从业者等流动人口占比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指出这些群体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若其居住权得不到保障,将引发社会不稳定、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进而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他们还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强调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保障公民基本权益方面的法定职责,认为在土地资源分配等环节,政府应有意识地向保障流动人口居住权倾斜,例如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提供租房补贴等政策举措,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反方 “开发商有权按市场规则开发土地” 队亦不甘示弱:他们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他们强调开发商作为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土地开发,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与创新。通过分析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指出若过度限制开发商行为,可能导致市场失衡,如房屋供应不足、优质项目开发受阻等,最终影响城市整体发展活力。同时,他们提出开发商在追求利润过程中,也会通过提升楼盘品质、完善周边配套等方式,间接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全体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只是此种益处的实现需要遵循市场节奏。

在接下来的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辩手你来我往。正方针对反方观点犀利发问:“若完全按市场规则,那些低收入流动人口将何去何从?难道要让他们因住房问题被迫离开城市,让城市的发展成果无法惠及最需要的人群?” 反方则回应:“保障居住权并非只能依赖政府,市场同样可以发挥作用。例如,鼓励开发商建设长租公寓等多元化居住产物,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为流动人口提供居住选择,政府只需做好监管与政策引导即可。”同学们积极表达观点、回应质疑,在双方的交锋中不断深化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坐在两方的同学们也全神贯注,他们时而点头赞同正方对社会公平的坚守,时而认可反方对市场效率的阐释,甚至有的同学在纸上快速记录双方观点,以便在后续的观众提问环节中提问或发表观点。

辩论赛接近尾声,双方进行最后的总结陈词。正方重申政府责任担当的关键,反方再次强调市场活力之必要。周密老师随后从辩论技巧、逻辑条理、内容深度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点评,既肯定了双方同学的出色表现,又指出了辩论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论据深度挖掘不足、应对突发观点灵活性有待提高、时间把控等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探讨中不断完善。

本次课堂辩论赛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生动实践。学生们从课前自主研习资料,到课堂上自主组织辩论,全程参与,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对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权保障与市场规则遵循这一复杂问题有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认知,更在团队协作、逻辑思辨、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方面得到了一次锻炼。

相信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将继续秉持这种主动探索、积极思辨的精神,在城市化研究领域不断深入前行,收获更多成长与进步。



图文:周密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