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 OBE 教育理念,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磨课活动。此次活动紧密围绕《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说课研讨、试讲打磨、课堂展示等多个环节,积极探索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路径,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高效课堂。
说课研讨:精准设计,锚定教学目标
3 月 26 日,专业基础教研室主任赵瑞玉在天空书院 301 教室开展了《通信原理》的说课活动。此次说课,教研室全体老师参与其中。赵老师从教学目标、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和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展开了说课。说课结束后,《通信原理》课程组老师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老师们相互启发,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挑战,共同探讨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试讲打磨:多维问诊,共研教学细节
4 月 9 日,教研室组织了第一轮试讲活动,此次活动在教研室内部开展。王宝珠、谌丽、吴萍三位老师分别围绕《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试讲。王宝珠老师在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码型” 的试讲中,系统地梳理了从编码规则、实例分析、优缺点对比到工程应用的知识框架,并巧妙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技术原理的同时,感悟通信技术发展中的工匠精神。谌丽老师则结合《通信原理》的难点内容,通过类比生活实例,将抽象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有效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吴萍老师在《数字信号处理》的试讲中,借助 MATLAB 仿真工具,直观演示信号处理过程,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试讲结束后,赵瑞玉、李星沛、廖光燕三位老师从教学节奏把控、师生互动设计、信息化工具融合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提出 “增加即时反馈环节”、“优化板书与 PPT 动态配合”、“强化知识点与工程案例的衔接” 等建议,助力试讲教师查漏补缺,完善教学设计细节。老师们还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课堂展示:创新实践,彰显教学风采
4 月 7 日,赵瑞玉老师在天空 305 教室进行 “抽样定理” 磨课展示。此次展示以 “问题链” 贯穿教学全程,从案例导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利用前测数据精准诊断学习起点,再通过分层讲解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借助 “生讲师评” 的抢分小测验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堂上,学生们借助即时互动工具积极参与答题,在案例解密环节切实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形成了 “学-思-用” 的良好闭环体验,极大地提升了课堂参与度和知识吸收率。
观摩结束后,参与观摩的老师进行了交流讨论。大家对赵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有的老师建议在讲解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优化案例的选择,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月 23 日,王宝珠老师在天空 302 教室开展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见传输码型” 磨课。王宝珠老师借助精心设计的 PPT 动画,生动形象地演示了编码规则,并结合学习通平台实时发布练习题,实现了 “讲解-练习-反馈” 一体化教学。同时,王老师结合我国通信技术自主创新案例,自然地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意识。教研室主任以及部分教研室老师参与了此次磨课活动。
课后,参与磨课的老师针对王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教研室主任赵瑞玉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过渡,使整个教学逻辑更加清晰。其他老师也纷纷发言,学院督导杨晓非老师建议在讲解复杂的码型时,可以引入更多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此外,老师们还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学习通平台的使用、提高教学互动效果进行了交流。
深入研磨:聚焦细节,提升质量
4 月 30 日,王宝珠老师在天空 302 教室开展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磨课验收活动。学院院长李文娟、教研室主任赵瑞玉以及谌丽老师参与了此次磨课验收活动。王老师在此次磨课中,对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进行了深入讲解,从基本概念到原理推导,再到实际应用,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李院长在听课后,对王老师本次磨课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王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内容熟练,笔笔罢精美。同时,李院长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考虑到学时有限,李院长建议可以适当减少公式推导的时间,突出重点内容,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此外,在课程结尾部分,可以增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更好地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研室主任赵瑞玉和谌丽老师也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组织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王宝珠老师进一步完善课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总结展望:持续推进,共筑根基
此次磨课活动历时一个多月,通过 “说课-试讲-磨课-评课” 的闭环研磨模式,充分展现了老师们在课程设计、课堂把控、技术融合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成果,为教师之间的交流互鉴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李文娟院长表示,后续将持续推进磨课常态化,始终聚焦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信息化手段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筑牢坚实的课堂根基。
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持精益求精的教研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教学本领,在交流碰撞中凝聚集体智慧,为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内涵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撰稿:谌丽
摄图:朱红梅
上一条:【新商科】新商科教学部《新媒体时代的品牌与营销管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下一条:【艺传动态】不止是宣传片!这才是艺术生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