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戏影教学】“光影筑梦綦水畔,产教融通白沙洲”——记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戏剧影视学院赴江津白沙影视基地开展认识实习活动

2025-04-27

为充分贯彻落实《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教育教学三提三创” 主题年活动方案》以及《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2025 年教育教学重点工作计划》等文件要求,向公司调研提质、促教学内涵提级。以创新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力、深化专业认知、强化学生职业素养。4月23日下午,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戏剧影视学院2024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新媒体技术、电影制作三大专业的师生们,怀揣着对影视行业的热忱与憧憬,在江津白沙影视基地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认识实习活动。此次活动由影视工程教研室主任吴杨爽带队,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讲解、实操观摩等形式,帮助大一年级的学生建立专业认知,明确学习方向。

与光影同行:行业标准的沉浸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一座古城、十里老街、千载文脉。承载着全区80%抗战历史遗址的白沙古镇不仅有“老山城”时期的历史风貌,更有明代以来的老巷子、吊脚楼、会馆、寺庙、书院等,这些优质的影视资源让其成为《红色记忆》《我是刑警》《风流一代》等众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之一。

走进基地民国风情街区,时光仿佛倒流。青砖灰瓦的旧式建筑,斑驳的老字号招牌,让师生们瞬间置身于年代剧中的生活实景。“原来电影里的民国街道是这样搭建的!”电影制作1班的陈美熙同学感慨道。

通过分组参与场景布置、服化道体验、设备调试等工作,同学们以身入戏,将课堂理论转化为更加直观的行业认知。“这种实景教学和体验让课堂上的知识活起来了,也让我真正理解了场景设计的重要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曹景雯同学表示。

与行业共振:影视工业的前沿实践深化专业认知

在民国街实景区与数字影棚的穿梭间,同学们亲历从传统搭景到虚拟制片的产业跃迁。基地工作人员分享了虚拟制片、础滨辅助影视制作、短剧拍摄等行业前沿实践,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把握行业方向。“感觉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体验到的数字技术与真实的电影工业流程连接的更加紧密了!”电影制作专业的李国婕同学兴奋地说。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负责人熊琳表示:“从民国建筑肌理的质感处理,到虚拟制片中的数字绘景技术,这种与行业标准的零距离接触,正是培养‘懂技术、通艺术、能创新’的复合型影视人才的关键环节。”

与产业协同:产教融合驱动下创新培养模式

作为重庆市首批影视基地之一,江津白沙影视基地通过举办中国(白沙)影视工业周,将影视行业纳入工业化、前沿化的发展体系之中。其以实景空间与数字空间的交融,成为诠释理论与实践交织、艺术与技术交融、专业链与产业链接合的绝佳载体,这也正契合了戏剧影视学院技艺交融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分组交流环节,同学们就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问题与专业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新媒体技术专业的邢芮源同学分享到:“这次认知实习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团队协作,也让我真正地触摸到了未来职业发展的具体方向。”许多同学都表示,这次经历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坚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

影视工程教研室主任吴杨爽总结说:“认知实习就像一扇窗,让学生们看到了行业的真实模样。我们强调的不只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对影视艺术的热爱与敬畏。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种‘产业需求导向、专业能力为本’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所见即所得’的真实场景中成长为既懂技术又通艺术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产学共育光影梦,知行相济谱新篇。当学生在民国街景中触摸历史质感,在真实片场中感受行业变迁时,课堂上所知所学的专业理论才一个个跃然眼前、从“知”到“行”的育人链条才真正打通。此次认知实习不仅让人才培育与产业进化真正实现同频共振,更是在我校“教育教学叁提叁创”主题年下,以翱叠贰理念驱动的一次内涵提级。未来,戏剧影视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的育人优势,与行业共振、与产业协同,培养更多适应数字化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优秀影视人才。



撰稿:杨永欣

摄影:吴杨爽

(戏剧影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