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 17 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创作阶段全面铺开之际,广告行业已然迈入AI技术深度融入创意表达的崭新时代。为积极响应“教育教学叁提叁创”主题年活动,推动戏剧影视学院内涵提级建设高质量发展。戏剧影视学院于2025 年 4月16日下午,特邀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袁恩培教授,在綦河书院观涛多功能厅举办了一场以“解析 AI 时代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优秀作品的底层逻辑”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袁恩培教授,作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会员、重庆市公司形象战略专家团 VI 专家、重庆市包协设计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设计年鉴》编委、《中国西南设计年鉴》编委,其在广告艺术领域有着深厚的专业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次讲座由动画专业负责人李如冰老师主持,戏剧影视学院动画、电影制作、戏剧影视文学、新媒体技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创意与学术的深度对话。
在讲座中,袁恩培教授对第 17 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参赛要点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解读。他指出,本届大赛在命题设置与赛程安排上充分体现了时代性与创新性,尤其在作品类型与创作形式方面相较往届有重大突破。大赛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引入 AI 技术作为全新的创作形式,为参赛者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与坚实的技术支撑。袁教授强调,参赛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精准把握广告主题,确保作品能够高效、准确地传达核心信息。广告创作的核心在于主题的深度挖掘与精准表达,只有紧扣主题,才能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同时,袁教授呼吁参赛者在遵循主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意潜能,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创新价值,以提升作品的竞争力。
袁教授以专业且严谨的视角,对往届获奖作品进行了深度剖析。他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指出了部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要素缺失与艺术感染力不足等问题,并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原因。袁教授指出,广告作品的创作需要综合考虑创意、技术、形式与内容等多方面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作品质量的下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作品创作,袁教授详细讲解了广告创作的关键方法与技巧。他从文字创意构思、图像创意整合、形式美追求以及图像处理技术要点等多个维度展开,结合丰富的实例,深入剖析了每一种创作方法的内涵与应用场景。通过生动的讲解,学生们不仅深刻理解了创作技巧的精髓,还获得了宝贵的灵感启迪,为今后的作品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们在聆听袁教授的讲解后收获颇丰,并积极向袁教授提问,分享他们在作品设计与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袁教授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广告作品主题内容与技能形式表现的冲突、创意与广告诉求的矛盾以及新科技运用与作品参赛要求之间的平衡等难题,进行了详尽且耐心的解答。这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更提升了他们对广告创作的理解与认知。通过与名师的深入交流,学生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了大赛的参赛要求,对广告创作的主题挖掘、创意表达、技术运用等环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会了如何在创作中巧妙平衡各种要素,提升作品的艺术质量和竞争力。
讲座尾声,袁恩培教授对学生们寄予厚望。他鼓励学生们深入挖掘内心的创意源泉,将每一份灵感与热情融入创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袁教授强调,学生应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理解,去探索广告艺术创意的无限可能。他预祝每一位参赛者都能在第 17 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斩获佳绩,用实力证明自己,用创意点亮未来。
本次讲座成功搭建了名师与学子深入交流、共话未来的平台。在袁恩培教授的悉心指导与深入探讨下,学生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激发了创意与灵感。戏剧影视学院的学子们将继续保持对专业的热爱与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素养,以赛促学,以创促优,为广告艺术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为学院的内涵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张鑫淼
摄影:廖静秋、邱爽、陈师芹
(戏剧影视学院供稿)
上一条:【戏影产教】校企合作新成果:深化校企协同,助力数字教育新飞跃——戏剧影视学院与北京若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推动人才培养
下一条:【双院调研】聚焦主责主业,共探完满教育新路径:完满教育双院调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