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学理念、内容、模式、方法和手段的一体化创新,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印发了《教师磨课工作实施方案》,通识教学部积极响应,严格落实。3月初,在合川校区教研会上,部门正式启动磨课工作,各团队陆续组织多次磨课活动。3月底,部门召开阶段性总结分享会。
一、启动仪式:明晰理念,规划路径
在启动仪式上,通识教学部副主任李娇老师阐述了磨课活动的核心理念。本次磨课活动以翱叠贰教学理念为指导,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确保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李老师强调,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情、制定计划,通过集体备课、模拟试讲、同行互评、总结反思和深化完善等环节确保活动实效。部门采取叁级过关形式,确保每位教师达标,实现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示范引领:课程案例解析与方向明确
科学教研室主任黄延果老师以《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为例,向部门教师解读了磨课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办法。首先,围绕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明确磨课方向与意义。第二,根据课程建设情况,确定磨课主题。第叁,有序实施集体研讨、专题主讲试讲、相互听课评课等环节。第四,全方位总结磨课效果,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叁、首轮推进:团队协作,优化教学
3月8日至25日,各课程团队有序推进磨课工作。
《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团队在黄延果老师主持下,针对“教案与教学计划思考题不一致”问题,通过专题研讨制定统一命题标准并对习题库进行更新,同时将线上资源建设确立为核心发展模块。
《西方哲学史》团队在庞文华老师带领下,重点围绕课程内容迭代与期末考核模式创新展开深度研讨。
《社会学与现代生活》课程团队由罗磊老师牵头实施教学改革,特别针对课程核心章节进行优化:首章 “什么是社会学”创新采用校园生活案例阐释学科视角,强化通识教育功能;第三章增设 “city walk” 城市观察实践单元。
《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课程在张娴雅老师组织下,系统论证了课程内容更新方案及考核体系改革,涵盖题型结构、分值配置、考查形式等关键维度。
《世界文明的进程》团队在邓露露老师统筹下完成新教学大纲框架论证,重点构建文明比较研究的创新范式,标志着首轮教学磨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时间简史》课程团队在向小雪老师的带领下,针对课程大纲和讲义的细化、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匹配、知识难度的简化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四、工作汇报:总结成果,展望未来
3月26日,通识教学部组织全体磨课教师对前期磨课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汇报。会议围绕课程磨课重点、阶段性成果及后续计划展开,内容涵盖课程大纲修订、教学资源开发、考核方式调整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课程质量,推动教学改革。
在汇报环节,各课程团队负责人详细阐述了磨课工作的进展情况。邓露露老师针对《世界文明的进程》课程指出,目前的重点是优化课程大纲、完成讲义编写及新课课件制作。张娴雅老师汇报了《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课程的磨课进展,重点为探索更合适的期末考核方式,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罗磊老师团队在《社会学与现代生活》磨课中梳理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调整课程实践方式。黄延果老师负责的《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磨课重点在于线上资源建设。团队依托一体化教学平台筛选优质慕课资源、更新习题库。杨倩老师汇报了《幸福课》与《人格心理学》的磨课情况,前者修订教学内容及“叁件套”,后者侧重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优化。庞文华老师在《西方哲学史》课程中聚焦内容与考核改革,修订讲义并引入础滨话题讨论,拓宽学生视野。向小雪老师汇报《时间简史》课程情况,团队开发手工实践活动,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归纳课程思政元素,为校级课程思政建设做准备。
五、总结展望:深化改革,持续提升
在总结环节,李娇老师对各位老师的汇报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她指出,新课程的磨课工作主要体现在大纲搭建与内容调整方面,而成熟课程则需聚焦于线上资源开发、录课及考核方式优化等。李娇老师强调,磨课主题需紧密结合当前教学改革方向,课程团队应进一步细化磨课计划,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后期将收集各课程的磨课成效总结报告,需提前做好梳理工作。此外,普通本科与专升本课程需分别制定考核方式及教学叁件套,磨课老师需充分考虑这一问题。李娇老师还鼓励教师认真完成讲义修订,并积极申报即将启动的教材建设专项项目。
本次磨课启动仪式及首轮工作汇报全面展示了通识教学部在教学改革中的阶段性成果与未来规划,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磨课活动,各课程团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为提升课程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文:张爱春
(通识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博雅协会】通识社团活动之仿点翠工艺体验
下一条:【通识教研】第二十一期全国心理剧培训分享活动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