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智能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进一步深刻领会《梦想与实践》中董事长彭鸿斌博士的教育理念与观点,深刻理解“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对集团办学理念的认同,激发教师凝聚力与创造力,推进办学发展战略落实落地,3月26日下午,智能工程学院组织各教研室开展《梦想与实践》学习活动。
智能电气教研室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在9112成功开展了一场深入学习彭鸿斌董事长《梦想与实践》一书的读书分享会。教研室主任晁晓洁老师首先介绍了深入学习《梦想与实践》这本书的重要性,要求老师们要切实贯彻彭鸿斌董事长办学理念,注重联系实际,将学习内容中体现的精神与自身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随后,张超宇、付雪峰、董蕾叁位老师依次上台,结合自身的阅读体会与教学实践,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张超宇老师以书中对于完满教育的探讨为切入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梦想意识,引导他们将梦想转化为实际行动;付雪峰老师则从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梦想与实践》中提出的“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理念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董蕾老师以个人的成长经历为例,分享了阅读《梦想与实践》后对自己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
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让他们对《梦想与实践》有了更深地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新思考和新动力。未来,智能电气教研室将继续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交通教研室在9112召开《梦想与实践》学习成果研讨会。全体教师围绕《梦想与实践》一书展开深入交流,结合教学、科研和育人实践,分享学习心得,探讨教育创新路径。教研室主任冯铁成老师首先指出,《梦想与实践》深刻阐述了教育理想与现实实践的辩证关系,强调教育工作者应当将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实践相结合。随后,与会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展开热烈讨论。青年教师韩冰谈道:“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今后在课程中将积极尝试项目式教学,让学生以真实案例为课题,提升学习效果。”陈璐老师补充道:“董事长彭洪斌博士强调责任可以让我们把事情做完整,爱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这启发我在课堂中融入更多人文关怀,有意识地在课后与学生交流学习困惑,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节奏,让知识传递更有温度。”
现场气氛愈发热烈,多位教师争相发言,讨论声此起彼伏。有人认真记录要点,有人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更有人激动地站起身来表达观点。这种全员参与、畅所欲言的场面,充分展现了教研室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思考的深度。未来,全体教师将立足本职岗位,将书中的管理智慧与教育情怀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贡献更大力量。
智能制造教研室主任寇晓培老师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松格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一起学习《梦想与实践》一书,书中的教育理念与创业智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前行的道路,顿感收获颇丰。寇晓培主任首先分享了书中阐述的“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育人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不仅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能力、品格和体魄的协调发展,为学生创造追寻梦想的环境与空间。余翠兰老师在交流时补充道: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也让我们深受启发。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完整的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锻炼中成长。这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工作,无论是服务学生,还是追求个人发展,都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通过学习,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梦想与实践》一书的精髓和意义,并被彭鸿斌博士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执着所打动。老师们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以彭鸿斌董事长为榜样,怀揣梦想,勇于实践,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车辆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于竹逸础202再次深入学习了《梦想与实践》一书,教研室主任陈龙灿主持本次学习活动,要求老师们深刻领悟和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明白我校差异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喜欢教育事业,必须热爱学生,热爱教育。雷蕾老师在分享中提到,作为一线教师,我曾陷入应试教育的惯性,将教学重点置于知识点覆盖率和考题命中率上,却忽视了教育的初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书中“教会学生怎么学习比学到什么更重要”的理念如醍醐灌顶,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零部件参数,转向引导他们理解设计原理与故障分析逻辑,显着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能车辆教研室全体教师将继续秉持创新实践的理念,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作为一名移通学院的老师,对于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的教育事业发展倍感信心,也相信更多的学生因为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而选择移通,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能控制教研室在9105教室开展了《梦想与实践》专题学习交流活动。该书由董事长彭鸿斌博士撰写,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提供了清晰的实践指引。本次活动由盛顺利老师主持。盛老师先是深入解读了书中“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的创新育人模式,系统剖析了其在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自由讨论环节,老师们踊跃发言。韩雪英、李孝揆两位老师率先分享心得,他们表示对彭董事长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钦佩不已,还激励大家践行书中“敢为天下先,不走寻常路”的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教育教学创新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李文兴老师则结合自身公司工作经历谈到,彭董事长提出的“培养数字经济时代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的办学使命,精准契合公司需求。他建议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将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情商元素融入工科专业课,同时提升自身数字素养,助力学生成为技术与管理兼备、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
智能装备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教研室主任刘艳平老师的带领下,于9101教室集中学习了彭鸿斌董事长所着《梦想与实践》一书的核心内容。此次学习活动旨在深化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的理解,进一步凝聚教育共识,提升教学育人水平。《梦想与实践》一书深刻阐述了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特色育人模式,实现“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的育人生态,旨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置于多元融合的教育生态中,使专业学习与人格塑造相辅相成,生活体验与价值引导紧密结合。学校以“信息产业商学院”为办学定位,主动服务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数字经济时代具备高情商的经营管理者。
通过本次学习,老师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把握学校育人方向,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教学与育人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智能工程学院学工队伍于梅若207组织开展了对彭鸿斌董事长系列教育理念的深入学习活动,学工副院长祝玮带领全体辅导员积极参与,通过研读《梦想与实践——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中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实践》这两本书籍,结合实际工作,分享心得体会,探讨如何将先进教育理念融入日常学生工作中,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在学习过程中,学工队伍成员深刻领会到彭鸿斌董事长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并进行了分享。刘桃老师表示,彭鸿斌博士的新商科教育实践体现了知行合一与体用不二的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广泛研究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构建了“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机制,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张颖超老师从“错位竞争”“实践育人”“双院协同”和“快乐学习”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彭鸿斌教育理念对新时代学生工作的启示。认为“错位竞争”战略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新视角,引导学生挖掘自身优势,突破了“唯分数论”的局限;黄一老师认为,彭董事长强调的“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数字”观点,直击辅导员工作的日常细节。虽然在班级管理、考勤统计等工作中,学生常被量化为数字,但这些数字背后是辅导员对学生的深切关心。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辅导员应像对待自己的学生一样,关注他们的个性与需求,将学生灵魂融入工作中,助力其成长。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智能工程学院学工队伍成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学工副院长祝玮表示,彭鸿斌董事长的教育理念为学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未来各位辅导员要将这些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实践育人,营造开放多元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时代在召唤,新时代的发展下,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在探索,《梦想与实践》不仅是一本记载了彭鸿斌博士对于教育的理解、探索与实践的书籍,更是一本展现学校办学实践和成果的生动教材,书中的教育观点和教育理念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智能工程学院全体教师不仅全方位、多维度地深入了解集团教育理念和观点,更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国际商科】《梦想与实践》指引前行,国际商学院共铸辉煌
下一条:【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3月院长座谈会及院长接待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