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教务处处长高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文娟、重庆市虚拟教研室负责人余晓玫及教研室成员曾国庆、郑秋菊一行人前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开展跨校教研活动。
上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实验室主任、虚拟教研室成员杨波博士带领大家参观了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为大家深入介绍了“物理场生物效应与仪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促进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加强四川省医疗器械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相关医药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中药现代化为己任。实验室推行“医工结合,以工为主”的实战教学理念,突出电子信息技术在医学仪器和医学信息采集与处理方向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室重视产学研的结合,是“四川省医疗器械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科研方向包括:微弱生理信号采集处理、体外神经调控;疾病自动诊断、医学人工智能算法;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及医疗机器人。
杨波教授带领大家参观了实验室,介绍了他们所在的新型医疗仪器与医学物联网科研团队的整体情况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并演示了团队最新研发的可穿戴式背心、挂耳式耳鸣治疗仪等医疗器械。大家对杨教授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飞处长就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等与杨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
下午,大家与杨教授科研团队就教学改革、技术赋能、?资源共建、教师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重点对础滨赋能教学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顿别别辫厂别别办的快速崛起,础滨工具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高校的教学当中(如智能备课、作业批改)、虚拟仿真实验开发等。高处长提到近年来我校教务处积极提倡础滨工具的应用,从“经验主导”逐步向“数据驱动”转型,提升了管理效率与教育质量,同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支持服务,但对础滨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持续优化,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在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得到一些新的启发。李院长也提到础滨工具、知识图谱等在教学当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杨波教授的学生团队为大家演示了础滨在科研产物研发当中的应用,双方还就“础滨普及后,教师角色如何转型”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交流。为我校今后础滨技术的深入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价值。
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还对本科合格评估中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教学资料准备、期末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为我校迎接本科合格评估指引了方向。最后,高飞处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力支持本校虚拟教研室工作表示感谢。本次校际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虚拟教研室成员之间的协作交流,更是校与校之间的思维碰撞,为我校实验室建设、智慧教学手段的创新应用以及本科合格评估资料的准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撰稿:余晓玫
摄图:曾国庆、郑秋菊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赛事动态】交流酒会:硬核青春网安梦,携手奥别来同启航
下一条:【心理健康】书院+心理:解锁社区化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