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教学壁垒,秉承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宗旨,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就实践教学改革展开了教研座谈会。会议由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组长李轶天主持,会议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和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门复合型艺术类专业,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言尤为重要。在已开设的实践课程《摄影》《摄像》《广告学》《顿痴作品创作》《毕业设计综合作品创作》《电视新闻学》等课程上,学生就实践和以课程为中心的学科竞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师资配套方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教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香港城市学院、韩国青云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等,学科体系涉及中外一流大学。在教研室建设与发展中,对于新教师的引领与指导尤为重要,针对于此,教研室决定逐步开展“老带新”示范交流课。
开启首次示范交流课的教师为鲁渝霞,鲁老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担任纪录片编导、重庆出版集团发行公司营销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为纪录片、新闻学、传播学等。在理论层面上,鲁渝霞老师具有严谨的理论知识和学科范畴,先后担任了《电视剧创作》《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等课程;在实践方面,鲁老师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实践拍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7年5月31日下午,鲁渝霞老师开讲了《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课程,为广大年轻教师开启了示范交流课,课堂上还出现了一位新面孔,这便是因兴趣而来的中德学院的外教闯辞丑苍,他表示自己也经常在艺术楼上课,有一次无意间路过鲁老师的课堂,被她的新颖的授课方式所吸引。在这堂课上,鲁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电视节目的策划方式,师生间就当前脱口秀节目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鲁老师与闯辞丑苍就专业领域进行了沟通与交流,熟练的英语口语赢得学生的一致好评,鲁老师借机告知大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综合学科,大家的知识体系结构一定要不断扩展才能跟的上专业发展,希望大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扩展自我认知和感知范畴,争做创新实践综合人才!
听取本次示范交流课的年轻老师为任磊、谢思、潘倩云、李丹妮、李琦等,大家纷纷为鲁渝霞老师的精彩授课而鼓掌,就教学方式展开了讨论与交流。教师任磊说:“通过此次示范交流课,我感觉受益匪浅,不仅是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更多的是教学技巧与方式,包括如何掌控课堂氛围、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性等方面,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
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广大年轻教师纷纷表示欢迎这种“老带新”的方式,对自我成长与教学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上一条:【创业沙龙?】创业沙龙第十四期核心创业团队组建——创业首步
下一条:【职言职语】智能时代的职场——大数据与智能革命下职场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