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石精雕琢,钓鱼城下砚问世。合川峡砚,又称墨玉宝砚等,采用重庆合川钓鱼城下嘉陵江沥濞峡段的天然峡石精雕细琢而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品。合川峡砚作为巴渝叁大名砚之首,于2007年与合川桃片一同被收录入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再遇见
7月1日至7月7日,智能工程学院“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于重庆市合川区圆满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叁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研市民、拜访合川峡砚传承人、体验砚台雕刻过程、参观峡砚材料原产地、举办合川峡砚体验集市等方式,了解合川峡砚发展现状,宣传合川峡砚历史文化。全程,实践团得到了张礼雄等六位合川峡砚传承人的全力配合和热情帮助。
12月7日,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2024级自动化类5班团支部学生代表、“非遗传承智能+”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代表一同前往合川峡砚传承人张礼雄老师的工作室,开展回访面谈工作。此次回访,是2024年大学生暑期“叁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延续,是2024级自动化类5班同学们与合川峡砚传承人的相遇,亦是合川峡砚传承人对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与拥护。
现场,张礼雄老师面向2024级新生再次讲述合川峡砚文化,亦将自己讲与同学们听。当天虽是小雨淅淅,工作室内却似乎异常温暖。恍惚间,“叁下乡”队伍同学们仿似回到了今天夏天。
共成长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远底蕴,2024年12月13日,张礼雄(合川峡砚传承人)、王卫国(合川峡砚传承人)、余辉全(传统木雕工艺美术大师)、夏国全(‘龙舟竞渡’传承人)四位老师,及非遗技艺学徒,同我校师生在黄桷树广场开展以“科技之光,文化之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创作征集文化创作类完超系列活动。活动由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2024级自动化类4-5班、校3顿打印社、“非遗传承智能+”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协办。
通过室内宣讲、室外体验两个活动主要环节,张礼雄老师一行人同我校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回望非遗故事、展望非遗未来。活动现场,同学们认真倾听非遗传承人们的坚守故事,亲手体验砚台雕刻、观看小提琴演奏,认识或进一步认识了合川峡砚、龙舟竞渡、传统木雕技艺。
共展望
2022年7月,我们“演绎非遗之美,绽放女性风采”
2023年7月,我们“寻非遗之文化,拾坚守之精神”
2024年7月,我们“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技艺”
未来,智能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叁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非遗传承智能+”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愿继续在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在传承人的耐心协力下,走近非遗,认识非遗,宣扬非遗。“非遗传承智能+”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亦将在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悉心管理下,继续坚守初心,深度探寻非遗文化与智能技术的融合路径,联合更多班级、社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全力促使非遗文化在智能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倾献青春力量,续写属于移通学子的非遗传承壮丽篇章。
撰稿:李博晋、黄一
摄图:智能工程学院各学生组织及班级
指导老师:郭超然、陈林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学院动态】冬“智”书韵浓,书香暖人心——记智能工程学院12月信息产业大咖阅读计划
下一条: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合川校区)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调研及新采总结表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