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科导师介绍:关正伟,中共党员,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通信工程专业卓越7、8班全生异科导师,荣获2023-2024学年优秀异科导师。重庆市一流课程《材料力学》课程主讲人,参与的《笔尝颁创新技术应用》课程获评重庆市一流课程和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所在课程组获评重庆市教学名师和团队。近五年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专着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教改项目1项,参与多项。荣获教学竞赛优秀奖1次、远景教学优秀奖1次、远景特级教师奖1次、远景杰出教师奖1次、优秀异科导师奖3次,2023年校级优秀党员、2024年合川区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累计荣获础类竞赛国家级奖项10余次、省部级奖项30余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立项1项、省部级7项。荣获全国叁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2次。
异科导师制是一种让师生受益的育人模式,搭建了个性化育人的新渠道,通过跨学科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乐学态度,通过多样性活动增进师生交流,建立深厚情谊,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资源共享,学科交叉碰撞
在异科导师工作初期,异科导师关正伟尝试了各种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充分利用学校的书院资源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同时,利用异科导师所在学院的特色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实践体验。这些努力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二、互帮互助,多样式交流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和诉求,通过民主探讨、习惯帮扶、互动陪伴、走访宿舍等多种方式,用真心伴学生成长,用行动彰显自己的真实感情。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和温暖,也让异科导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情况。
叁、增进了解,互相赞赏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异科导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和引导。通过与学生一起规划异科导师工作方案、计划,开展大咖阅读读书分享会,与学生一起开展户外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与学生互相晒图和分享美好事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精彩。
四、取长补短,师生共长
在学科竞赛上,异科导师关正伟老师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所长,结合所带异科学生的专业特点,帮助其选择正确的竞赛赛道,进一步挖掘学生能够参与的赛事,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例如在全国叁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关老师为异科学生提供视频剪辑、平面设计等方面的技能指导。在师生共同承担的项目中,彼此相互扶持,共同成就。
异科导师寄语:
深切期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与品德上实现双重成长,真正做到既成才又成人。在知识层面,希望他们不断探索学科的前沿领域,深化专业理解,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品德层面,希望他们能够形成正直的品格、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道德情操。通过这样的双重成长,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能在道德和精神上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碰撞智慧火花,为课程教学注入新活力——记《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研讨活动
下一条:【辅导员工作室】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举办“基于效能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思考”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