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全生异科导师“知心朋友、成长伙伴、人生导师”的育人角色,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第四批异科导师何林、李建春、潘燕、陈飞宇、吕利林、黄鑫、肖爱玲、涂强、皇淞9位老师在各书院分别开展新生见面会活动。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以学生充分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1月11日下午叁点,异科生导师潘燕与2024级叁十名大一新生,在南湖书院组织了一场新生见面会。本次活动中,潘燕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以及教学特色,同时表达了对新生的热切期望和美好祝愿,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与导师进行线下交流与户外活动。随后,潘燕老师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对在座的新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潘燕老师指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最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群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创新,善于思考,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与创新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同时,潘燕老师指出,大学生群体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还伴随着追求功利与实用利己的思想,存在自我矛盾冲突明显,基本素质缺陷与心理需求不匹配,辨别能力与信息筛选能力差等问题,因此,潘燕老师结合学生的学科特点和新生实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从专业课程的学习到实践活动的参与,再到日常生活的关心,目的在于鼓励新生们要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新生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最后,潘燕老师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新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在自由探讨中也对同学们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开启一段崭新的学习旅程,将有限的青春融入到无限的奋斗当中!
11月13日下午,李建春异科导师和异科学生于11月13日下午在花果书院多功能活动室进行“万里同风,行将致远”为主题的异科导师见面会。会上,李老师围绕异科导师的工作职责、异科导师活动预告等内容进行了分享,并及时答疑学生提出的问题。接着,见面会还增设了破冰游戏环节。通过游戏,增进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了解与交流,活动氛围较好。最后,李老师让学生填写了专属档案,合理归档学生材料,促进学生明晰大学四年的生活安排与学习规划,并针对学生反馈的意见及时作出工作上调整。
11月13日下午,在南湖书院中德创意工坊内,一场以“最好的人注定会到身边”为主题的异科师生见面会温馨上演,拉近了不同学科领域师生间的距离。此次活动由异科导师肖爱玲老师主持,人工智能卓越4班30名学生参与。前期筹备阶段,肖老师对人工智能卓越4班的每位学生都进行了详尽的基本情况问卷调查,旨在更精准地把握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为见面会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肖老师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见面惊喜,旨在让师生初次相遇便充满温馨与惊喜。肖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全生异科导师制的基本情况,简要分享了两个重要报告:社会实践报告与劳动教育报告,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劳动教育锤炼品格,增长才干。为了让这次见面会更加难忘,肖老师特意为学生们准备了专属小礼包。礼包内包含了老师亲手书写的卡片,每一张卡片上都承载着肖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与期望,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学生们的深切关怀与殷切希望。此外,礼包中还准备了丰富的零食,既满足了学生们的味蕾,又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享受到一丝甜蜜与放松。还有精美的贴纸作为点缀,为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为了协助新生更全面地认识全生异科导师的职责与功能,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11月13日,异科导师吕利林与30名异科学生相约南湖书院,开展了全生异科导师见面会活动。会议以解答新生们充满疑惑与好奇的问题——“全生异科导师的角色究竟是什么?”为起点。吕利林老师条理清晰地阐述了全生异科导师的深刻意义及其运作方式:通过组建一个跨学科的导师团队,旨在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且个性化的指导与援助。具体来说,全生异科导师将扮演两个角色:(1)成长伙伴:陪伴在同学们的成长道路上,亲眼见证每一次进步与蜕变,适时提供必要的引导与支持,助力每一步前行。(2)人生导师:在同学们的人生旅途中,给予方向性的指引与启迪,帮助大家明确个人目标,规划未来发展蓝图。这次见面会不仅为同学们解答了疑问,还在他们内心播下了探索知识和追求真理的种子。同学们一致表示,他们会珍视与跨学科导师相处的每一刻,勤奋学习,不断进取,以不负导师们的期望和重托。
为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联系,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11月13日14时,异科导师黄鑫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会在花果书院大会议室顺利举行。首先,黄鑫老师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和指导学生的经验。紧接着,黄鑫老师详细介绍了相关工作安排。包括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将定期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与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此外,还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在随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提问,就学习方法、课程活动、职业规划等方面与异科导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黄鑫老师耐心解答,不仅给出了专业的建议,还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宝贵经验。见面会最后,黄鑫老师发表总结讲话,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充分利用异科导师的资源优势,共同探索跨学科学习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11月13日14时,全生异科导师涂强在鱼城书院的头脑风暴会议室迎来了自己与2024级通信工程卓越13班的30名学生的第一次异科师生见面会。首先涂强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自己作为全生异科导师所担任的职责,让大家对于全生异科导师有了深刻的理解。然后再邀请学生们依次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整个氛围也在大家的逐个发言中逐渐轻松起来,接着针对学生抛出的各种问题“异科导师是干什么的”“实践活动如何认定”等进行逐个解答,让大家对于全生异科导师、对书院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涂强老师鼓励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好好享受移通这个大舞台。同时,涂强老师也表示希望大家在接下来四年的大学生活能够努力奋斗,不负韶华。
11月13日下午叁点,异科导师皇淞老师在天空书院浩瀚家文化体验室内,与来自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30名怀揣梦想的新生展开一场深刻的探讨活动。皇淞老师强调,全生异科生导师制度通过组建跨学科的导师团队,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集知识传授、个性指导、心灵慰藉于一体的全方位成长平台。随后,皇淞老师将话题引向了大学的本质与意义。他强调,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格塑造的熔炉。在这里,同学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挑战自我。在见面会的尾声,同学们纷纷向皇淞老师提出了自己在大学期间遇到的困惑和挑战。有的同学关心如何平衡学业与兴趣爱好的关系,有的同学则担忧自己的社交能力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皇老师耐心倾听每一位同学的提问,并逐一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实用的指导。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为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珍惜与皇淞老师相处的每一刻时光,努力学习、积极成长、勇敢追梦,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11月13日晚上八点,在南湖书院党团活动室,全生异科导师陈飞宇与学生们开展了本学期的首次线下交流会。会议初始,陈飞宇老师就异科导师的角色定位及工作内容进行了简答介绍,并请学生们轮流作自我介绍,以便更好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工作。会上,陈飞宇老师介绍了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方式,还详细讲解了报告填写的格式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规范、完整地呈现实践成果。陈飞宇老师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有效方式。
11月18日,南湖书院内暖意融融,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会议在此温馨召开。本次会议由何林老师主持,21名来自通信工程专业的异科学生参与。会议包括叁大议题:“师生互识”“大学生涯初规划”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部署启动“,旨在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点亮明灯,搭建起一座坚固的师生交流桥梁。何老师首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会议的目的与流程。随后,师生自我介绍环节缓缓展开。同学们分享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紧接着,会议进入了对大学生涯规划的深入研讨阶段。何老师向同学们深刻剖析了规划大学生涯的关键意义,并悉心传授了制定规划的实用方法与技巧。她着重指出,一个成功的大学生涯规划应当紧密结合个人兴趣、专业特点及未来职业发展的蓝图,确保目标设定明确、实施步骤清晰、前行路径切实可行。最后,会议聚焦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部署。何老师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锻炼综合能力、增长实践才干的关键途径。她详细介绍了即将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涵盖社区服务、环保行动、公益支教等多个领域,并热情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将所学知识积极应用于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寻找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全生异科导师新生见面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新生们对学校的育人模式和异科导师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相信在异科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新生们一定能够在大学期间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撰稿:潘燕
摄图:程琼瑶、黄欣怡、冉惠匀、陈泓争、张洪瑞、吴奕铭、吕利林、涂强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全生异科导师】导引方向,共话成长——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第四批异科导师11月开展见面会活动
下一条:【地域研究】双师联动:壁画课堂里的考古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