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已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空巢老人超过一亿,重庆市空巢老人占比虽小,但却居全国前列。合川区的老龄化在重庆市更为严重。空巢老人的照顾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救助方式及理念已不能适应快速出现的多元化需求。由此,“幸福来敲门——关爱社区空巢老人行动”应运而生。
从四个数据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我们国家,还是重庆市、合川区以及我们结对共建城乡市民学校的南津街街道叁个社区,老龄人口及空巢老人数量巨大。而身体状况差、缺乏安全感、缺失精神慰藉老年孤独已成为普遍且突出的问题。“0元租金出租住房”、“重复乘坐公交车”等空巢老人驱逐孤独的报道屡见报端。鉴于此,2014年9月,通信与信息系青协在南津街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对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与紫荆园、白鹿山和花园村对接,成立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志愿服务专项服务队,“幸福来敲门——关爱社区空巢老人行动”应运而生,成为我校暖心工程“百名特殊人士关怀计划”项目的重要部分。
项目自2014年开始实施,已有3年时间。通过“叁固定”的模式(既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这一固定的实施主体,在固定的服务阵地、对固定的服务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关怀帮扶。通过2周1次的个体定期敲门走访和2月1次的团体主题活动,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等多方面服务。短期内希望能缓解老人的孤独感、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长期看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从而唤醒老人子女的孝亲意识、唤起社会敬老爱老意识;同时希望通过让有文化、有精力的低龄老人组建“以老助老”服务队对高龄老人进行服务,让老人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为此,通信与信息系青协志愿者们设计并打造了六大系列活动,分别是幸福结对、幸福入户、幸福运动、幸福宣讲、幸福问候和幸福团圆餐。对结对老人,志愿者们上门进行生活照料;与社区一起举办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联合医院、银行和派出所等社会资源开展健康知识、假币辨识、防手机网络诈骗等主题宣讲活动;重要节日对老人进行慰问或电话问候或送上儿孙录制的小视频;举办社区厨艺大赛或在老人生日为起安排老人聚餐或家庭子女聚餐等活动,全方位帮助老人过上相对幸福的晚年生活。
项目自实施以来,整体运作非常顺利,这得益于我们“多对一”的结对方式、“2+2+狈”的活动开展和低龄老人的热心参与。社区工作人员熟悉空巢老人具体情况,提高了服务的精准性,大学生志愿者的固定,提高了服务的质量;每2周1次的个体敲门走访有利于缓解老人的孤独感;每2月1次的团体主题活动促进了老人的社会活动参与度,临时性的个性化服务,增进了老人与志愿者的感情;“以老助老”不仅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交往,也增加了老人的生活乐趣,深化了志愿服务。充足的志愿者、校内培训、校外指导、街道、社区、学校的专项资金,为项目的顺利运作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专业和财力保障。
项目迄今已开展活动100多次,活动累积参与5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0小时,受益人数达149人。项目多次被合川电视台、中国文明网、大学生新闻网等媒体报道。2014年助力我校“百名特殊人士关怀计划”项目获全国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助力紫荆园社区和花园村获2015年重庆市优秀城乡市民学校称号。社区的认可、老人们舒心的一笑,成了志愿者们最大的鼓励。
&苍产蝉辫;志愿服务无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今后我们将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提升项目影响,一是充实“以老助老”志愿者队伍,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提升为老服务质量,传播全民敬老爱老文化,让空巢老人真切感受全社会的温暖。一叶不足以密林,一鸟不足以繁音,关爱空巢老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献我们一份孝心、唤社会一份爱心、还老人一份舒心!
(撰稿人:通信系青协 摄影:通信系青协修改:何娇娇)
(团委供稿)
上一条:【我和社团的故事】听电影协会老社长朱星讲故事!
下一条:【教研活动】示范引领,共同成长 ——工商管理系开展中坚力量教师示范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