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教师们探索影评写作的多样风格与技巧,从而进一步提升影评教学能力和学生辅导水平,电影评论中心工会特别邀请了知名影评人肥内,和工会教师开展了一场沙龙交流活动。大家围坐一堂,聊起影评写作和学生指导中的热点话题,气氛十分轻松。
活动一开始,肥内老师就针对“影评写作如何平衡学术性与个人风格”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他认为,影评的风格可以因目标而不同,尤其在比赛和教学场景中,往往受评审口味左右。他打趣地提到,比赛用的影评常有“微型论文”式的套路,虽然符合标准,但可能让个性和风格变得拘谨。他鼓励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带领学生尝试多种写作形式,不要局限于格式,以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影评风格。
当话题转到“如何保持创新和独特性”时,老师们都表示这是影评创作的一个难点,肥内老师则分享了自己为《澎湃有戏》撰写费里尼文章的故事。他提到,影评的创新不一定非得出新观点,文字的表达和叙述角度的变化也同样重要。他建议老师们引导学生去挖掘被忽略的细节,去重新审视那些经典作品,为影评写作增添新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阅读和分析其他影评,逐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写作标准。
活动最后,电影评论中心彭可主任提到自己的想法,她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表达自我的机会,带领学生欣赏经典影片,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展示自己。
此次沙龙交流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写作指导,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教师们感受收获颇丰,对影评创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电影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撰稿:何雨恒
摄图:颜海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
上一条:【工会生活】激荡思维火花,助推教育创新——工会第十五组钓鱼城科幻团建活动
下一条:【工会生活】淬炼国际商学院——“团”力全开,共绘发展新“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