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叁下乡】凝聚渝子心,共绘大学梦——无意寻得秋归意,风霜能耐秋菊何?

2017-07-13

社会中总有一些渺小得飘入底层的人,没有人会在意,但是又像是忽来的冬风,缓缓刮过不见踪迹,却又阵阵寒心。他们生活在最底层,但又不甘与底层同伍。无奈与命运打拼的心余力绌,但又不敢后人。7月12日,“渝情观察团”的队员的在合阳城街头了解到一个生活最底层的夜市小摊老板在外打拼19年,最终落叶合川的故事。

图1

看到他的时候坐在一辆破旧但洁净得被擦至褪色的小叁轮货车上。疲倦的脸上,眼睛直直的望着远方,惆怅的眼神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他说,现在在经营一家小吃摊,每天晚上就开着小叁轮车在高校附近营业。对比起他以前二十几岁由于合川的经济尚未完全开发,经济非常滞后,他被迫背井离乡去重庆主城务工,但他的工作并没有稳定,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

起初,他到了重庆,长期没有固定工作,每天做几份零工,刚刚勉强养活家庭,但到后来物价上涨,工资仍然停滞不前,不断找工作、换工作,为的只是能多赚一点钱,养活自己家庭。夜市小摊老板回忆到,去重庆凑不够车费,于是搭上当时的送货车,顺路到了重庆主城,在潮湿的地下通道睡了第一个晚上,之后成了火车站打地铺睡的常客。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没有任何文化知识的他只能做一些体力活,还找不到固定工作,他想要闯出一片事业,但是命运丝毫不给他机会。在2011年,他决定回到家乡合川。原因是当时的老乡给他说,现在合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他揣着所剩无几的积蓄,踏上了归乡的火车。

图2

本性能耐寒,风霜耐其何。他说道,“当我快到家里的时候,亲眼看见了合川变化的时候,我才觉得合川是真正变好了,道路四通八达,荒地上都建上楼房。当时家里附近的大学城内有许多所高校,学校招收的人越来越多,学校附近的店铺开的越来越多。” 现在的夜市老板,就每天5、6点起床准备,11、12点出门推着小推车,开始售卖小吃,直到凌晨2、3点收摊。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他认为现在的生活已经好过以前太多。

到如今,老板已经坚持了5年。他说大学生是他全部的消费群体,可以说是大学生养活了他。据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合川外出务工人员回到了合川,选择在自己家乡创业、务工。高等学校的入驻为相当大一部分地区带来了年轻人回流的情况,投身于家乡建设,带动家乡的骋顿笔,同时也确确实实让更多的人有了一个享受家乡成就的机会。人文素质提高,人才源源不断的回归,使合川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动力源泉。

图3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注入,人才的回归离不开命运的转折。命运难测的秋菊本就是一副傲骨,那又何惧风霜对它的摧残折磨呢?

(供稿:叶渝琳  供图:赵锦阳)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