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许是到了夏季的原因,下午六点多,天色看起来仍然很早。阳光从走廊尽头的玻璃窗透进来,墙壁也染成了金色。我盯着自己面前的影子愣了两秒。转身回宿舍拿了把太阳伞。
出了宿舍才发现去上课的路上都是林荫。拿伞倒显得多余。现在这个时间,阳光铺在地上的颜色特别好看,一眼望去,眼前的风景就像一幅画。暖色的阳光看起来没有一丝杂质。
有同学早早地借了钥匙开了门。教室里的几个风扇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打开。室内原本很闷热,风扇吹起来,不过一会儿,空气就有风流动,身上的燥热也消退了一大半。老师很快便跟着我们进来了。来得早的同学自觉地将桌子拼好,同往常一样,一上课,老师就带我们回顾了上节课讲的内容:“开头与结尾”。老师从它的重要性,如何写好,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课程回顾。
因为这已经是第十六周了,课程也进入了尾声,田一洁老师在这一周将教授我们如何给文章润色。即修改和校对文章。对于修改方面,老师告诉我们,文章千万不要怕删减,一篇文章,重要的是质,量次之。修改就是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提升。老师指出我们的文章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文章的境界局限在“小我”。文章内涵方面需要提升。在修改自己文章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可以试着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用理性思维去看作品。如果从读者的视角能够和作品进行情感连接,那么情感方面算是写到位了,反之即没有将作品写深。老师也提醒我们,人物和事件不要写模糊。在一个作品里,你要让读者清楚你笔下的人物、事件。
我不禁想到自己的文章,人物描写方面还很欠缺。我看看同学,他们都仰着头认真地听老师讲。说完修改,老师开始说校对方面,校对需要我们细心地阅读自己的作品,找到错别字,纠正语法错误,以及标点符号等的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出现逻辑错误。逻辑出现混乱文章也会乱起来。
很快讲完课程后,剩下的一点时间,老师让我们说一下自己作品的题目,有一位同学写的是吹火筒,题目就叫吹火筒。老师说题目算是整个文章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刚出生的孩子要取姓名一样,家长总是到处查资料,就是想取个好名字,有境界有意义,能表达某种情感。尽量让自己的题目看起来有新意一些。
老师上课之前就在散文工坊的群里发了两篇同学写的文章。趁着剩下的一点时间,老师就带我们实际操作一下,大家都盯着文章看,偶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没个人都指出了作品里存在的一些小问题,老师说,能找到别人文章里的错误很好,自己的文章,也应该能找出问题才好,会发现问题才会解决问题。
很快就到了下课时间,我帮忙把桌子搬回原位,跟老师道了声再见后便和同学一起离开了,课程就快结束了,想着刚才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笔记,以后无事时也可以翻出来回味。
脚下的路,看得清楚。像有人照明一样,我不由得抬头望了望天空,今晚的月亮似乎特别明亮,连它周围的云层我都能看清楚。
(创意写作学院实验班 谢佩)
上一条:【微原创】树下的秘密
下一条:【教研活动】苦练内功?提升质量——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