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能力,德国工程学院于3月5日在天空书院智慧教室302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本次比赛由欧标德语教研室李晓锋老师担任主持,德国工程学院副院长谭劲秋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何林副教授和校级督导曹雪姣副教授担任评委。
比赛过程中,五位参赛教师各展风采,充分展现了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并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进行了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授课展示。
陈攀老师以经济学知识为切入点,将“通货膨胀(滨苍蹿濒补迟颈辞苍)”与“菜篮子工程”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本质和对经济运行的复杂影响。同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局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生意识。
向觅老师结合中国影史刚诞生的票房冠军《哪吒2》讲解电影相关概念,锻炼口语问答的内部逻辑扩展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有逻辑的表述,层层递进,通过对电影《哪吒 2》的讲解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荣婧老师以“Essen und Trinken(饮食文化)”为主题,讲授语法点德语比较级(gern, lieber, am liebsten)。授课过程中,荣老师通过中国“荤素搭配”“不时不食,应季而食” 传统饮食理念,增进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在课程总结环节,她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知识,并布置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对不同饮食文化、个人饮食喜好等问题发表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清晰表达观点的能力。
吕巍老师以学雷锋精神和周恩来总理的诞辰为引入点,转到数字教学,在数字教学的同时讲解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叁十四个省份”、“五十六个民族”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并结合生活实例,如温度测量,展现数字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对国家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刘夏宁老师以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为切入点,讲解单片机和础谤诲耻颈苍辞的体系结构及编程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并以自动驾驶电动车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嵌入式系统的决策能否完全替代人类等问题,鼓励学生从交通法、社会伦理等角度进行思考,引导他们关注科技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平衡,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国际视野。
比赛结束后,评委们对各位教师的精彩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何林副教授在点评中,详细分析了各位教师的展示,并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将思想政治元素自然融入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曹雪姣副教授特别提到,参赛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合方面的创新做法极具启发性,值得推广和借鉴。
谭劲秋副院长对比赛给予了高度认可,尤其是对参赛教师对于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的创新融合给予了肯定。同时也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此类比赛,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为提高学院整体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充分展现了德国工程学院教师队伍在教学理念创新和专业素养提升方面取得的显着成效,为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启示。展望未来,德国工程学院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一方面,将积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联合开展跨学院集体教研活动,促进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将持续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立足专业特色,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有机统一。通过多措并举,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和卓越专业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图文:杨云秋、宋真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学院动态】青年教师展风采,教学竞赛促成长——智能工程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
下一条:【统战之声】我校统战成员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