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生平
一只来自北欧的蓝色燕尾蝶,经历过阳光的洗礼,经历过风霜的吹打,她于这个世界最为美好的留念就是她曾经辉煌的过往,她用生命去谱写璀璨的乐章,而那一首生命乐章,便是我敬爱的罗伯特·舒曼所谱下的《蝴蝶》。
《蝴蝶》曲风开始时十分欢快,然后激昂,深入人心,像是谱下一个人的一生,酸甜苦辣,每一口都是最值得珍藏的珍馐。
回看舒曼这一生,何不曾与这一首曲子所想诠释的那样,一世动荡,却还是想去发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舒曼1810年出生在德国萨克森的小镇茨维考,他的父亲开着一家书店兼营出版,所以童年时的舒曼最大兴趣是文学而不是音乐,并且热衷于写作小说和散文。闲暇之余也从事一些音乐活动,12岁的时候,舒曼就组织过一个小型的管弦乐队。但之后出于对文学的热情,又组织了一个文学社,并开始写作对于艺术和诗歌的论文。
青年时期的舒曼被青春期的苦恼所折磨着,他的父亲积极引导他往音乐方面去发展,然而他的母亲希望儿子能学习法律,以便将来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1828年,舒曼在别人正在挥霍青春的时候,他的父亲于世长辞,而他如母亲所愿,去了莱比锡学习法律,第二年,又到海德堡继续学习。
当一个人去做他不愿做的梦,那一个真正的梦,只是睡着了,而不是被遗忘。
1830年,舒曼在海德堡附近的法兰克福听了一场帕格尼尼的演奏会,从此就立志要成为一名钢琴家。这一年的圣诞节,舒曼回到莱比锡全身心投入到成为钢琴家的练习中,而这一年他已经20岁了。
因为起步太晚,他们已经飞到岸的那头,而舒曼还在梳理羽毛,所以舒曼强迫自己大强度并且长时间的练习。据说,他自己还发明了一种机械练习法来锻炼手指的肌肉。
这种错误的练习法促使他右手的中指完全麻痹,所以成为音乐家唯一的希望,就只有往作曲家的道路上走了。然而之后舒曼并没有放弃钢琴,钢琴的创作始终是舒曼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格部分。
1833年,在他23岁时,终于创作了自己第一部的杰作,同一主题和十二格变奏的《交响练习曲》,之后是1834年至1835年间创作的《狂欢节》,是一部由二十一个乐章组成的钢琴杰作,也是舒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每一个人都拥有梦,也都会,邂逅命里注定的那一场令人倾心驻足的风景,如果说朱丽叶的有缘人是罗密欧,那么克拉拉就是舒曼的那只蓝色燕尾蝶。
1836年,在舒曼26岁时,仍然没有停止学习钢琴,这时在维克教授处学习的时候,舒曼结识了教授的女儿克拉拉,彼此的爱慕却遭到维克教授一家人的反对,就像是一切爱情故事都会遇到波折,这样的反对一般都会激起男女主角的叛逆心理,所以在他们不懈努力下,1840年,他终于在莱比锡郊区的厂肠丑?苍别蹿别濒诲镇与克拉拉喜结连理。
但是似乎是命运的作怪,或者说生活一直都不容易,两人先后育有八名子女,但其中不少夭折。在1843年,舒曼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次年,他赴德雷斯顿任合唱团领队。1850年,舒曼搬到杜塞尔多夫,任乐队指挥。
他的妻子克拉拉是一位对生活始终充满憧憬的人,在舒曼不堪生活重负自杀之时,在舒曼患精神病的时候,始终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的照顾着他。但在1856年,他没有逃过病痛的折磨最后死于波恩。
在舒曼逝去之后,克拉拉一直支持舒曼的音乐,并开办了一所音乐为主的学校,克拉拉知道这是舒曼最想看见的画面,孩子演奏着他用生命谱下的乐章,并广为流传。
在人生的尽头,故事的结尾,克拉拉也与舒曼一起合葬于波恩。
在德邂逅
从贵+鲍学习时的教室步行到舒曼故居大概20分钟,一路上看着路上悠然品着咖啡的日耳曼人,不仅醒悟到我终于到达这个以往遥不可及的北欧之国——德国。
在我们的眼里,他们似乎是这美如画的童话小镇的主人翁,而我们,在他们眼里是否也是另一道风景?
这座建筑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野棕色的外墙和朱红色的瓦顶,在这座小城伫立了百年,充满着历史遗留的魅力与魔力,让人们谨记着这座房子主人的传奇人生。
在这座弥漫着后古典主义气质的小镇里,有舒曼和他夫人甜蜜而又温馨的记忆,也是舒曼很多优秀作品的诞生地,在这里,音乐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也是美好故事的发生地。
舒曼在这里迎娶克拉拉之后,他将自己不堪的经历埋在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中,也是在这里开始了他最美好最伟大的创作生涯,这个时候的舒曼还没有患精神病,在这条安静的街道上,留给舒曼和克拉拉的只有美好惬意,还有就是幸福,生活在这时还是恬静的,音乐也是甜蜜的,感情也是蜜月期,也许这是舒曼一生中最为让他留恋的美好记忆,没有劳苦奔波没有潦倒不堪没有雷打雨淋。
一双人一架琴,对舒曼来说,这也胜似桃花源了吧。
推开这间承载着两人回忆的大门,走进博物馆去更深切的感受他们的故事,一切看似冷冰冰的家具也变得柔和,恬静起来,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啊!
古朴却干净的走廊,抵达至二楼的旋转楼梯,一个个被玻璃展柜封存的相片和手录,就这么淡然的引入我们的视眼。仿佛闭上双眼便能看到他们携手从楼梯的上头走至底楼的圆桌旁,一同笑看窗边的梧桐树,生命静好,岁月里你我都在。
简单朴素的舒曼故居开放至今,住在这里的人们都很少知道这里曾经居住过19世纪影响甚大的作曲家。也许这就像舒曼的音乐,在安静祥和中走进人们的心里,直至发现到才深感惊奇。
这也像他的感情生活,在经历过荆棘和泥泞过后,迎接他们的才会是阳光的温存和清风的和煦。
走在这座满是回忆的盒子楼里,钢琴,乐谱,照片都构成一幕幕美好的画面。当我们走至练习室,硕大优雅的钢琴第一个映入眼帘,旁边是放琴谱的高脚架。当克拉拉在弹奏舒曼作的新曲时,我想他们的笑靥就如同窗边的琉璃阳光般温暖。
当我走到最里头的那间展品屋,一阵悦耳优美的钢琴声如那只翩翩起舞的蓝色燕尾蝶飞入耳蜗,原来是工作人员在弹奏着舒曼的乐谱,身边的不管老人还是孩童,都仿佛被清风拂过般的宁静祥和。而我背靠窗台,享受阳光的洗礼,就这么静静的聆听着这场神乐,在那个如梦温存的午后。
而当人们以为把舒曼遗忘时,这正是人们将他谨记于心之时。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
上一条:【德国游学总结-连载6】德国人的浪漫与狂热
下一条:【学生工作】2017年学工系统第一期团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