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娱乐多元的当下,电影早已不只是轻松消遣的载体,更是一种融合文学、摄影、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媒介。2025年6月10日,着名影评人、双语专栏作家、央视电影频道《周游电影》主讲人周黎明老师在贤者楼131多功能报告厅带来了名师课堂《电影鉴赏》2025年上期最终讲。本次讲座持续两个小时,既是一场深度的学术之旅,也是一场贴近现实的观影思辨盛宴,为移通师生打开了理解光影世界的新视角。
电影之美,源自多维共鸣
周黎明老师以其专业素养和多年媒体从业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电影鉴赏的核心要义。他指出,真正优秀的电影从来不只是“看一场故事”,而是一种多维度的艺术表达,观众应从叙事结构、镜头语言、人物塑造、文化语境等层面综合解读,才能真正进入电影所营造的“感知世界”。
通过《霸王别姬》《绿皮书》等经典影片片段,周老师带领师生走入了电影的细节深处。他解析《霸王别姬》中主角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织,展现京剧艺术背后的文化张力;《绿皮书》以温情与幽默探讨跨种族友谊,映射全球化背景下的族群共生问题。在周黎明老师的讲解中,师生们逐渐体会到电影不仅能承载情感,更能映照现实与历史的深层脉络。
影像是一种媒介
在核心分享部分,周黎明老师围绕“镜头语言的叙事魔法”“类型片的文化镜像”“跨文化传播的解码之道”叁大主题展开系统分析。
他以《记忆碎片》的非线性叙事结构为例,剖析导演如何借由碎片化镜头挑战观众认知边界;又以《卧虎藏龙》在好莱坞的成功路径为切口,探讨中国文化如何在全球语境中有效“译入”与“再现”。此外,《寄生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影片也在其解读中鲜活登场,抽象理论与真实案例交相辉映,使师生们在轻松氛围中不断收获了知识与启发。
电影与育人
周黎明老师在《电影鉴赏》学期最终讲中以深邃的见解与风趣的表达,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专业的电影赏析方法,更激发了他们对电影艺术和文化传播的浓厚兴趣。
名师课堂《电影鉴赏》课程是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名师课堂办公室推进美育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实践。在光影流转之间,同学们收获了精神的愉悦与思想的滋养,电影艺术激励更多学子走进影像世界、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文化篇章。
(名师课堂办公室:李富强 袁诗艺)
(图:邹欣琳)
上一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程韬光教授:《唐诗美学》
下一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丁纯教授:《百年大变局下的欧洲与中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