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算法洪流席卷艺术的当下,人性如何借创作叩问存在的真谛?2025年4月24日19:00,文化公司创始人、叠翱叠顿翱骋卡通(中国)品牌顾问邓军红莅临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文化移通——专家讲座,于贤者楼131多功能报告厅开展了《当艺术作为出口——在算法与人性的共生中,一场对于存在的困境》主题讲座,带领同学们共同探讨艺术与人性的关系。
时代为艺术调色,艺术作时代注脚,共绘岁月长卷。讲座伊始,邓军红老师首先由现代年轻人情绪容易低下的原因引入今天的话题:人类。邓军红老师讲到:“人类存在于世间,无非是被驱动于四种形式:食欲、繁殖、空虚、死亡恐惧。”我们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某种意义上诞生了艺术。为了逃避死亡和恐惧,为了躲避虚空,艺术由此诞生。人文是人类的“防伪标志”。青铜器、唐诗宋词、书法等都是我们对抗温饱后的无意义的产物,是我们对抗死亡的意义替代品。
邓军红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艺术作品,如《行走的人》《看在上帝的分上》《呐喊》等。现实世界里的焦灼与伤痛使人拉扯变形,夸张的视觉背后是存在主义人文精神的化身——一种疏离、孤独,脆弱,迷失于浩瀚世界之中的感觉。邓军红老师解释道:“艺术是一个时代人的集体的梦,其本质是揭示人的某种存在,一个时代可以把它自己显现在它的宗教里的社会形式里,但是或许最深刻至少是最清楚地显现在它的艺术里。”而现代工业社会会造成人们聚集个体孤独与迷茫,因此通过约会、自我护理、心理咨询和药物来对抗。
存在借艺术之形舒展灵魂,让刹那永恒,让虚无具象。存在性困境已经成为现代性副产物,存在主义的苦恼在于生命的意义变成了十分犹疑的东西。存在主义的危机在于生命直接面对虚空和死亡。因现代的机械复制技术造成灵韵的消失,指向了存在的消失,艺术怎么做的问题变成了怎么看的问题。由此,人们直接面对了虚空,造成了其情绪紊乱。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在科学、政治社会和哲学领域进行探索的认识论基石——真实性也在悄然消失。继意义变得真空,虚无主义出现,存在危机也悄然而临。在后人类存在主义危机的情况下,艺术会退场。
邓军红老师讲:“艺术创作的主体可能也不再属于人类,我在故我思,艺术创造的存在感已然不再。之后在追求无边界的自由与流动中,个体反而陷入更深的孤独意义缺失与身份焦虑,陷入存在主义的迷茫。”这种后人类存在主义危机甚至还会造成电子游牧、叙事真空、非接触社会。人要返回真正的人,除了必须摆脱被动物欲望的异化,还要摆脱机器统治所异化。邓军红老师倡导我们,人就是要成长为一种超机器、超生物、超工具的社会存在,而不是机器的奴隶和算法工具的存在。
在算法与人性的交响渐入高潮之际,这场对于存在的思辨远未抵达终章。艺术从不是逃离现实的乌托邦,而是映照灵魂的棱镜,在代码的矩阵与情感的褶皱间,它始终为人类保留着自由表达的呼吸空间。我们将站在一个美丽的新世界的入口。最后,邓军红老师表示,希望今天的讲座能让同学们看到,无论科技如何发展,艺术始终是人类理解自己、连接彼此的桥梁。也期待在这个充满可能的时代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出口,在创作与欣赏中,更好地感受生活,拥抱真实的自己。
(名师课堂办公室:常欣怡)
(图:杨雪)
上一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丁纯教授:《百年大变局下的欧洲与中欧关系》
下一条: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二级教授刘翔平:《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突破精神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