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西部地域唯一的直辖市,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的“第四极”经济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量的持续增长让重庆国家战略定位的不断迭加,数字经济产业的驱动型转型与人才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让重庆从“内陆腹地”转向“开放前沿”,但无论是科技未来交织的赛博城市还是“棒棒”“背篓”的烟火长巷,多面的视角勾勒着山城的浪漫。
重庆,作为2025年央视春晚分会场之一,用两江四岸为“画布”,立体交通为“画笔”,烟火市井为“颜料”绘就着美轮美奂的8顿魔幻大舞台。綦河书院立足于“故事力”培养体系,于3月26日在东篱·故事茶馆举办了第叁期“送给自己的拼贴诗”活动,通过对句子、词组的拆分再构建,让故事情感在文字中被唤醒,感受重庆岁月中的温暖与力量。
“洪崖洞,灯火织就得绮梦,似古老神话,从夜色中苏醒”,来自瀛溪书院信息安全学院的邹康鑫用泼墨夜色下璀璨的洪崖洞落款,带着记忆与山城的浪漫撞了个满怀,也亦是拼贴的“过江索道与轻轨在楼林间游弋”、“爬上解放碑的肩,唤醒山城,开启浪漫序章”等诗句以点见面的带我们触摸着重庆特色景点建筑的脉络,看见了整体的重庆风貌与文化。独特的建筑彰显重庆创造力,而城中人更是山城浪漫之都的灵魂所在,从宏伟的建筑转身,让我们探寻重庆人的生活百态。
“穿梭在十八梯的旧时光,青石板路,蜿蜒着过往,转角邂逅,那一抹温柔暖阳”,来自綦河书院信息安全学院的徐长超感慨着青葱少年时光,曲折幽深的小巷间,斑驳的石墙、老旧的屋檐,无不藏着生活的故事,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爬坡上坎是生活常态亦是巴渝记忆的底色,山城的盛夏与晚风记录着青石板路上少年的足迹与岁月的余温。看过了奇幻建筑,江风裹挟带来的水汽让烟火人间更具吸引力。山城建筑是骨架,居民的生活才是血肉,一并融入重庆的烟火日常。
在朝行暮食间,绽放烟火繁华,南江书院计算机学院的黄睿说“一碗热辣的小面,唤醒沉睡的味蕾,山城的烟火,在舌尖绽放浪漫的花蕊”,重庆的美食承载着独特的麻辣回忆,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热情好客、炽爱生活人民最真实的写照。走街入巷,鼻尖的美食香气解锁着最朴素的期待,也是重庆最鲜活滚烫的样子。
山与城的相拥、雾与都的缠绵、魔幻与日常的交织里,重庆用一城烟雨一楼台,一街烟火一世界编织着独特的记忆。此次活动在同学们的创作分享中圆满落幕,用拼贴的方式再现重庆记忆,用分享的方式传递重庆故事,綦河书院以“构想、共情”为核心,让文字有温度,让故事有载体,未来綦河书院也将继续选取更能触动同学们心灵思维的主题,用趣味创新的形式带领同学们感受社会与文化的魅力,于故事接收中内化再输出。
文:杨舒妮
图:杨舒妮、廖俊钦、邹潇毅、代佳原
綦河书院供稿
上一条:162期触遇见瀛溪:“弈”站成名!这届棋手太强了
下一条:【书院部】“以‘异’促进,以‘异’筑梦” 全生异科导师分享培训交流会(第十一期)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