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书院动态

【花果书院】传承雷锋薪火 书写青春担当——“给我叁分钟”公路演讲雷锋月特别主题活动(第26期)圆满落幕

2025-03-24

用叁分钟丈量志愿情怀,以青年声音讲述雷锋故事。3月21日14:00由校团委主办,花果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承办,主持社、“语萃益行”语言文化推广志愿服务支队协办的“‘锋’华正茂·寻光聚力”——“给我叁分钟公路演讲活动在花果小广场圆满举行。来自全校范围16名青年志愿者代表,叁分钟讲述他们的志愿服务故事,展现新时代移通青年对雷锋精神的深刻践行。

微光成炬:平凡坚守诠释奉献初心

志愿服务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无数细微善意的凝结。来自智能工程学院曾寅同学分享了他参与临终关怀服务的经历:两年间百余次的探访,让他从老人紧握的双手中读懂了生命的尊严;远景学院谭斯月同学创新设计反诈宣传“剧本杀”,将复杂的防诈知识融入趣味互动,覆盖校园及社区5000余人次,让安全教育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来自艺术传媒学院李光炜秋同学将镜头对准了乡村老人。她发起的“最美证件照”公益摄影行动,为300余位独居老人定格笑容,当88岁的张奶奶颤抖着接过照片呢喃“这辈子第一次拍得这么体面”时,她也懂得了真正的奉献,始于对他人需求的细微体察。

锐意拓新:专业赋能激活服务动能

新时代志愿服务正朝着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来自外国语学院张素琼同学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在七运会现场叁次实施紧急救援,用专业素养守护生命安全外国语学院郭海燕同学带领团队研发垃圾分类智能系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提升分拣效率,助力校园垃圾减量40%。

来自智能工程学院王艺程同学,将专业与实践充分结合,3顿建模技术融入非遗文化传承,开发“数字皮影”“虚拟剪纸”等课程,让传统技艺走进12所中小学课堂。这种“技术+公益”的模式,不仅斩获国家级社会实践奖项,更让非遗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星火燎原:接续传承凝聚青年力量

志愿精神的传承,体现在个体行动,更凝聚于群体力量。来自淬炼商学院曾睿同学建立全校首个志愿服务档案库,系统整理十年间236个项目的经验,培养200余名新志愿者;同样来自淬炼商学院黄川摇同学以班级为阵地,构建“班团联动”机制,带动班级累计服务1317小时,获评五四红旗团支部。

薪火相传的力量在支教服务中尤为动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刘亚蓉同学展示的山区孩子作文中,稚嫩的笔迹写道:“我要像哥哥姐姐们一样,把知识传给更多人。”来自远景学院的李加羽同学创立的“猫头鹰”防诈支队,从最初5人小组发展为80人团队,连续两年获得学校项目大赛金奖。他们的经历都印证着,当奉献成为群体的自觉,微光自会汇成星河。

千里跬步用数据长卷记录青春诗篇

16位演讲者累计志愿服务近4000小时,直接影响超3万人群。这些数字背后,是晏维村同学5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的坚持,是邓林欣同学百余场国学课堂的耕耘,更是方僖萌从学业低谷到国家级项目负责人的蜕变。

移通青年用行动证明,雷锋精神不是陈列馆里的展品,而是流淌在青春血脉中的基因。在书院沃土里,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赋予了雷锋精神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花果书院将持续深化书院+志愿项目建设,让雷锋精神在书院社区薪火传承同时,也将继续以给我叁分钟公路演讲为载体,鼓励更多移通人站上表达自我的舞台,大胆发声自信表达。


文:花果书院

图:张博、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