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书院动态

【书院风采】万花筒转动时,你看到了民族文化的哪一面?

2025-03-21

“勠力同心,和衷共济"之笔,共绘民族团结"同心”。56个民族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办瓣同心。3月19日,由中共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委员会统战部、书院部联合主办,南湖书院、少数民族联谊会承办的“民族万花筒·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化体验日”在南湖书院中庭开启了一场民族文化盛宴。非遗展示、民族集市、互动体验等活动像万花筒中不断变幻的图案,将各民族的文化拼成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异科师生穿梭其中,仿佛手持万花筒,轻轻一转,便看到藏族哈达的洁白、苗族银饰的闪耀、蒙古族马头琴的悠扬,每一片文化碎片都闪耀光芒又紧密相连,让大家在七彩光谱中解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基因,感受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团结交流·石榴花开,瓣瓣同心

活动前,合川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唐建强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周伟,党委统战部部长秦代辉,团委书记、书院部部长穆春江,书院部副部长、少数民族联谊会会长孙佳婧,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熊斌及部分少数民族师生代表共聚南湖书院圆桌会议室,参与少数民族文化宣讲会。

观看完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片后,周伟副校长致欢迎辞。随后,唐建强部长领读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围绕“以民族文化活动助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他肯定了学校在少数民族师生关怀方面的努力,并就“传承和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对同学们提出希望。

衣袂如画·朵朵馥郁,共绽风华

罢台上,少数民族服装走秀拉开活动的帷幕:藏族长袍宽袖的厚重、苗族的银饰叮咚、彝族的刺绣斑斓、维吾尔族绸裙的灵动……每一件服饰都像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诉说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罢台旁,黔东南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施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书颖老师现场展示了破针绣等精湛技艺,苗绣的针线穿梭、服饰的繁复精美、绣片的花样交织,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坚守。学子们从最初的“看到”被吸引,到驻足“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再到被非遗传承人的执着精神所打动,心中悄然种下了传承的种子。

“通过给同学们带来的刺绣文化展示,能够让同学们走进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亲身体验苗族风情。”刘书颖表示,作为苗族刺绣文化的传承人,很高兴能来到高校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新生代力量,希望能通过这样的互动去影响到身边的人们,进而把苗族民族文化的声音传播到更深广的土地。

绚烂文化·千房同膜,千籽如一

步入活动现场,一场以“十二之‘最’”为主题的民族文化探索之旅在春日暖阳中徐徐展开。活动现场如同一本立体的民族文化百科全书,聚焦“最典型的喀斯特聚居地”、“最擅长手工艺”、“最具山地特色”等十二个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通过沉浸式体验,带领师生们深入感受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与独特魅力。

学子们参与到布依族踩高跷、壮族跳竹竿、珞巴族射箭等特色活动中。在跳竹竿互动区,师生们随着节奏轻快的竹竿敲击声,体验了壮族传统舞蹈的韵律与活力。七大手工体验项目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苗族蜡染的蓝白交织、毛南族花竹帽的精细编织、赫哲族鱼皮画的独特工艺,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尝试在藏族面具彩绘与黎族藤编摊位前,学子们亲手触摸文化的脉络,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赋予古老文化新的生命力。

傣族竹筒茶的清香、回族羊肉串的浓郁、塔吉克族馕饼的质朴,让学子们在“舌尖上的丝路风情”中品味各民族的生活智慧。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民族服装折纸顿滨驰、迷你服装设计等趣味环节,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感受到各民族的人文风貌,更在文化碰撞中激发了创新思维。

“异”样风采·籽籽相拥,美美与共                                                

文化因交融而多彩,校园因多元而生动。在本次活动中,师生们不仅沉浸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互动与体验中感受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厚情谊。另外,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异科生导师承包摊位,将全生异科生导师进书院”落到实处的同时,也让异科导师与学生们真切、深入地融合到书院文化中,共同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智能工程学院、南湖书院异科导师杨铭老师带领异科学生“承包”了珞巴族特色文化体验区域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不仅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更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看到了他们的热情与创造力。”可以看到,异科导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们的知心朋友、成长伙伴和人生导师,帮助同学在多元文化的浸润中全面发展。

这场民族文化体验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浸润,让书院学子在近距离接触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启发他们思考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成为文化传承的“接力者”与“守护者”。未来,南湖书院将继续围绕“民族影响力”关键点探索民族文化与书院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师生在书院这个多元、包容的成长平台,在文化的滋养中如万花筒般折射出精彩的生活侧写与校园故事,为构建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


【师生感悟】

我觉得同学们非常积极地参与了本次活动,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也非常的强,所制作的图案都非常精美,这样的活动能让他们更深入直观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作为土家族的一员,我也感觉到这样的交流能够促进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而对于土家族的语言以及服饰所相关的文化,我觉得也可以通过今天的活动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图书馆/南湖书院异科导师  土家族 黄启容

最开始我认为踩高跷十分困难,但当我真正上手并且熟悉了它的跳跃节奏之后,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同时,踩高跷这项民族文化运动让我真正感受到文化的“活力”,而我本人也乐在其中。

2021级艺术传媒学院/南湖书院 刘家琳

“本次活动让我接触了很多平时没接触过的东西,然后对民族服饰的传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还认为可以多开展传播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由此来增强我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因为我们只有了解和认识这些文化之后,才能更好的去传承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2023级艺术传媒学院/鱼城书院 吴雨馨

通过带领同学们一起参加这次活动,我觉得可以让同学们领略到到传统民族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符号,而且这个过程也充满乐趣,让大家觉得传统文化的东西,就在我们生活之中、无处不在。

艺术传媒学院 李晴老师


撰稿:吴上

拍摄:南湖书院影像技术部 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学生书院联合会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