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书院动态

第108期触传承观云:一键入冬,带你品尝舌尖上的湖北

2024-12-01

逅楚地味,食在江汉;多种珍馐,至香至韵;品味荆楚,寻觅乡愁。在九省通衢的湖北,这片孕育丰饶物产的沃土上,一场鲜香四溢的味蕾之旅正向你招手。湖北美食,如同壮美的长江风光一般,深厚而浓烈,每一道菜都浸透着地域的灵魂与岁月的积淀。观云小饭桌以湖北菜为主题,特别推出“观云小饭桌·每周1道地道家乡菜”第27—30期活动,为你奉上排骨藕汤的清甜滋养、米酒汤圆的柔滑香醇、武汉热干面的浓郁爽口、清蒸武昌鱼的原汁原味,让舌尖在一碗一盘间,邂逅地道的楚地风味与家乡记忆。

“鄂”了吗,来一碗排骨藕汤吧

湖北人爱喝汤,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排骨藕汤了,湖北盛产莲藕,粉嫩白净,对于湖北人来说,排骨藕汤是湖北接待贵客的必备菜之一,也代表家的味道。在观云书院,一场与排骨藕遇的活动正式开展。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参与者们把带来的食材摆放在了桌上,粉白的藕,鲜嫩的排骨,当排骨和莲藕都准备好后,大家纷纷将它们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各种调料。随着炉火的燃烧,锅中的汤开始翻滚,白色的水汽带着浓郁的香味升腾而起。

在等待汤熬好的过程中,参与者们互相交流着心得。他们分享着自己与排骨藕汤的故事,有的说这是小时候家里常做的美味,承载着亲情的温暖;有的则是第一次尝试,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学会这道经典的汤品。大家欢声笑语,在美食的纽带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人生不止一“面”,今天是武汉“热干面”

武汉夏天高温,跨时长,长期以来人们在面条中加入食用碱以防变质,这就是热干面的前身——切面。清代《汉口竹枝词》就有记载:“叁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圆子滚鸡汤。”

在观云书院那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共享厨房之中,一场令人期待已久的热干面制作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参与者们选用了地道的碱水面,这种面条口感筋道,是灵魂所在。面条在沸水中迅速翻滚,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

米酒汤圆,给生活加点甜

早在宋代,孝感米酒就已闻名遐迩,明清时期更是成为宫廷贡品。孝感米酒不仅是地方美食的代表,更是孝感文化的体现。它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活记忆和情感寄托,是孝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

点火、烧水、下醪糟,参与者们热情满满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小厨房慢慢变得雾气腾腾,与屋外的寒风一碰就便化成了汽水,嵌在玻璃上,映照出屋内的忙碌与喜悦。一颗颗圆润洁白的汤圆跃入锅中。撒入其中的白糖迅速在热水中融化,为汤圆增添了一份纯粹的甜蜜;米酒则如点睛之笔,那淡淡的酒香与汤圆的甜香完美融合,瞬间将整个厨房都笼罩在香甜气息之中。当米酒遇上汤圆,当清甜与软糯交融,团圆与情感便都在这小碗之中了。

一口“蒸”鲜,满口“鱼”香

武昌鱼又名团头鲂,东吴甘露元年,孙皓欲从建业迁都武昌。清蒸武昌鱼,作为一道传统的湖湘美味,开始了它的制作旅程。参与者带来的鱼被仔细清洗,去除内脏,保留着鱼的原汁原味。

蒸汽不断涌动,鱼肉在锅中悄然熟成。参与者们小心翼翼地将蒸盘端到桌上,鱼身微微翘起,仿佛已经做好准备与味蕾的相遇。参与者们彼此协作,共同完成这道精致的湖湘佳肴,感受着清蒸武昌鱼带来的味觉享受与心灵的愉悦

本期以湖北菜为主题的小饭桌活动已圆满结束。排骨藕汤的醇厚、热干面的劲道、米酒汤圆的甜蜜以及清蒸武昌鱼的鲜嫩等湖北经典美味,逐一呈现给同学们。每一道菜都蕴含着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子们在品尝中深切感受到了湖北美食的独特韵味。小饭桌系列活动开展的意义远不止于餐桌上的美味,它更是促进了美食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探索湖北乃至全国各省美食文化的窗口,让传统美食在校园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同学们的美食探索之旅铺设了一条充满乐趣与惊喜的道路。




图:漆怀梦、高振杰

文:詹迪

观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