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淬炼商学院】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淬炼商学院受邀中日韩中小公司大会分享

2025-11-03

10月31日,2025中日韩(成都)中小公司经贸交流会暨西部中小公司发展大会在成都有序推进。受大会邀请,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校长助理兼淬炼商学院院长、重庆市中小公司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张平,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淬炼商学院执行院长曾璐、淬炼商学院冲突营销学院副院长何景平、淬炼商学院基础教研室袁黎黎与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泰山科技学院淬炼商学院教师代表参会,在当日下午举办的“职业教育发展交流活动”分会场,张平获聘为西部智库专家并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学校在新商科教育创新和淬炼商学院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

本次大会以“畅链互通 惠贸共赢”为主题,聚焦产业协同与中小公司国际化发展,采用“1+7”IP模式,即1场全体大会+7场主题分会场。其中,职业教育发展交流活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破解中小公司人才短缺难题,推动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吸引了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中小公司代表、职业教育专家及高校学者参与。

演讲中,张平援引中国政府网和工信部数据,指出中小公司人才需求的紧迫性:截至2024年,我国中小公司数量已达6122.6万家,较2012年增长约3.6倍,占全国公司总量的95.4%。然而,通过对川渝、江浙地区近百家公司的调研发现,高达85%的中小公司面临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短缺问题,尤其亟需具备“创业伙伴”“多面手”和“团队领导力”等素养的中高层管理者。张平院长强调,“中小公司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人才短板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这一现状既凸显了市场需求,也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针对传统商科教育与中小公司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他深入剖析了当前本科商学教育的叁大痛点:一是培养定位存在偏差,传统商学院以“职能型人才”为目标,难以契合中小公司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二是教研体系相对滞后,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习形式较为被动,师资队伍以学术型为主,缺乏公司实战经验;叁是学科壁垒明显,难以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

基于上述问题,他系统介绍了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在“新商科”建设方面的探索成果。作为一所以工科为基础、商科与艺术协同发展的本科院校,学校以培养通专业、善管理的复合性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商科+”融合培养模式: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在传统商科课程中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产业基础知识,组织学生研读《腾讯传》《阿里传》等信息产业大咖传记,推动新兴技术与商科理论深度融合;二是实践场景创新。借助学校完满通识艺术教育体系,将第二课堂学分化课程化,通过全年5000余场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的文体、公益及社团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与团队领导能力。全校4.1万名学生分布在24个书院社区,在真实场景中强化人格塑造与协作能力;叁是产教深度融合。建立专属中小公司商业案例中心,举办全国中小公司品牌营销案例征集公益大奖,师生共同采集中小公司真实运营案例,形成区别于传统高校的特色案例库,与重庆市中小公司发展促进会等机构合作,引入公司家进课堂,并与冲突营销学院等平台联动,推动师生参与公司实战项目,实现“做中学”。

“我们致力于让学生先成为‘完整的人’,再成为‘专业的才’。”淬炼商学院执行院长曾璐在会场交流时表示,目前淬炼商学院是中国最大的本科商学院品牌,其冲突营销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连续两年荣登础叠颁中国民办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拳头专业”,中小公司商业案例研究中心已与清华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学院学生就业率与公司满意度处于前列。她诚挚邀请中日韩叁国中小公司家走进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共同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中小公司发展输送更多实战型人才。

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的此次参与,既是对其“新商科”教育改革成果的展示,也为成渝地区与日韩中小公司搭建了人才合作新桥梁,为高等教育服务中小公司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有助于促进产教融合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畅链互通 惠贸共赢”大会主题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图文:袁黎黎

(淬炼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