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通识教育】“荣昌陶”非遗讲座进校园

2025-06-06

2025年5月23日中午,受通识教学部邀请,市级工艺美术师管永双与荣昌陶区级非遗传承人李云杉莅临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两位老师为现场师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荣昌陶艺讲座,这不仅是历史类通识课程的立体延伸,更是一次带领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的生动实践。

讲座开展前夕,李云杉老师和管永双老师积极筹备,旨在为同学们带来一场最佳的非遗体验。两位老师特地从荣昌带来优质陶泥,确保材质地道。同时两位老师与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多次沟通,确认现场设备完善。除此之外,还反复商讨教学方案,设计适合同学们的陶艺流程与技巧讲解,最终才能让同学们尽情发挥创意。

在以“理论为基,实践为翼”的讲授思路下,本次讲座设定别具巧思,李云杉老师以“书院”为主题,引导同学们用泥板捏制心中的书院。初始时,同学们面对复杂主题稍显怯意,但在李老师“实践出真知”理念的鼓励下,迅速投入创作。她亲手指点,以简单实操激发学生灵感,同学们渐入佳境,大胆融合自身创意,并付诸于实践。

技艺体验环节,同学们两两分组,合作默契。有人负责擀制泥块,有人专注黏合,各司其职又协同并进。李云杉老师和管永双老师穿梭指导,以精湛技艺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的作品创意百出。诞生的书院作品形态各异:有的似蒙古包,圆润古朴;有的还为书院增添了动物住所的设计,趣味横生;有的如坚固堡垒,雄伟庄重。同学们于陶艺创作中,不仅收获了独特作品,还获得了团队意识,更深化了对巴渝地区非遗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通过这次非遗讲座进校园活动,同学们不仅在实践中提升了动手能力,更加深了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知,体会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这次讲座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传统技艺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和传承。未来,以《巴渝历史与文化》为代表的通识历史类课程将继续探索更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绽放活力,并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心得:

本次活动展现了非遗技艺与巴渝文脉的深厚交融。匠人以匠心守护传统,让泥土焕发新生,不仅传承技艺,更延续着巴渝大地的精神血脉,彰显着文化传承的力量与魅力。我与我的好朋友共同塑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他的墙上刻了我们好朋友的名字,还捏了一个小狗窝。然后还通过老师帮我们塑造了两只非常生动的小狗。那些共同创作的瞬间,早已把“我们”的故事,夯筑成了最温暖的独家纪念。

--2024级软件工程15班吴美婷

参与荣昌陶制作,深感传统技艺之精妙。揉泥时感受陶土的柔韧,捏制过程中需全神贯注控制力度,稍有偏差造型便走样。当粗糙陶土在手中逐渐成型,既体会到匠人匠心的不易,也收获亲手创造的成就感,更惊叹于千年陶艺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4级软件工程3班王文博

在这场充满文化韵味的活动中,我深入了解了荣昌陶的文化与历史,被其深厚底蕴深深折服。跟随李老师与罗老师的讲解,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荣昌陶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亲手用陶制作小房子时,指尖触碰陶泥的细腻质感,让我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我与同伴相互合作,当小房子成型的那一刻,满心欢喜,这不仅是一件作品,更是文化记忆的承载,让我与非遗技艺有了一次珍贵的亲密接触。

——2024级软件工程13班胡佳丽



图文:罗茂格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