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领读叩响千年回音,新作共品唤醒文脉基因。为助力学子筑牢阅读与写作的根基,掌握其精髓,养成深度阅读、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2025年3月-5月,綦江校区图书馆携手创意写作学院于明善图书馆403多功能研讨室、510创意写作学院梦空间面向綦江校区全体学生联合开展“作家领读”主题阅读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创意写作学院副院长苏瓷瓷老师,创意写作学院杨文浩、徐瑞皓、黄明洋、胡双梅、丁一钒、殷文佳等7位老师和綦江校区创意写作学院小说工坊汪勃帆同学现场领读,共研经典及个人原创作品。本次活动共举办8期,吸引了来自各学院共计340余名同学参与。
赏析佳作,指导学生文心
时光流转,弹指一挥间“作家领读”活动已悄然走过叁个月的历程。活动期间,有对学生作家的作品赏析和指导,也有对教师作品的的解析,更不乏对经典作品的研读。师生共坐,齐聚一堂,老师们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不一样的思路分析作品,课堂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积极的互动。学生们认真聆听彼此的创作思路,分享写作中的困惑与收获。苏瓷瓷院长和创意写作学院的老师们从主题立意、结构布局到语言表达,细致地分析每一篇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领读新篇,启迪教师文思
叁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活动中,老师不仅仅只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在研读师生原创作品《大雨撞了树》和《无字书》的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在老师的引领下,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与艺术魅力。从构思立意到行文布局,从语言运用到情感表达。更在交流探讨中拓宽了思维视野,提升了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同学们积极参与,用不同的视角赏析作品,分享彼此的见解与感悟。不同的回答让作品焕发了新的生机,也让老师的思维得到了开拓。
活动中,老师们时常叮嘱:作品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灵感也绝非一蹴而就。写作就好像种花,种子不会埋在土里就发芽,需要耕耘,需要浇水,需要施肥,创作者们需要用时间来记录捕捉生活中的“微量元素”来滋养幼苗,用执着与坚持来浇灌幼苗,用阅历来滋润土地。每一次的思考,每一次的尝试,即使“毫无用处”,但它也是创作路上不可或缺的足迹。每一次灵感爆发,都绝不是偶然,它的背后是无数个足迹所走出来的“路”。生活的坎坷和磨砺,只是我们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印记。
研读经典,品鉴作家文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创意写作学院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将目光聚集于经典作品,从哥伦比亚作家的《世上最美的溺水者》到国内作家史鑫的《我们不熟》,无一不有可学之处。《世上最美的溺水者》带给同学们的不只有辞藻上的震撼,更让同学们感叹的是:生命的意义可能并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所引发的情感和回忆。溺水者虽然已经死去,但他却在小镇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我们不熟》这本小说集,同学们无不赞叹史鑫老师对人物的刻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汇聚文心,共筑文学梦想
在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中,此次作家领读之旅已渐近尾声,但阅读与创作之路却永无止境。待下一期“作家领读”如约而至,我们,再会!
撰稿:图管会组织宣传部
摄影:图管会组织宣传部
创意写作学院&补尘辫;图书馆联合供稿
上一条:【戏影迎评】聚焦评估促建设,校际协同育良才——戏剧影视学院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合格评估专题交流
下一条:【数商动态】聚焦前沿科技,点亮职业灯塔——记数字经济商学院专家进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