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青禾满田劳动月】听00后新农人解读“当代码遇见锄头”的田野脑洞

2025-05-26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由我校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书院部主办,玉棠书院、计算机学院承办,农耕协会、一亩良田工坊协办的第叁届青禾满田劳动月之农耕研学基地规划决赛于2025年5月22日在贤者楼423多功能报告厅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依托綦江区柏雀林农庄的生态资源与产业优势,开展“农耕研学基地”规划比赛。活动旨在通过“农业+教育+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搭建高校—乡村—公司协同育人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商科素养。

自5月1日起,历时22天,在各学院及全生异科导师的协作与指导下,共计75名师生、15支队伍报名参与。初赛阶段围绕规划方案全面性、可落实行、创新性及完整性进行评审工作,选出九支优秀队伍进入决赛。活动特邀重庆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支部书记王雷先生、重庆牧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庆水先生、重庆市柏雀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强先生、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綦江校区书院部部长曹玉姣老师、书院异科导师王伟孪老师、就创导师库成员罗德康老师、信息安全学院辅导员张雪梅老师担任评委。

本次农耕研学基地规划决赛中,九支队伍聚焦“非遗传承”、“生态文旅”、“智慧农业”等方向开展规划,方案展现乡村振兴无限潜力的同时,也展现出他们极高的创意和专业水平。农颂队推出“自然共育·无界成长”亲子营地,通过盲盒任务卡、触觉指挥棒等双轨道活动,兼顾无障碍体验与生态保护,打造包容性研学空间。田耕记队以四季农耕体验为核心,融合稻田摸鱼、草帽涂鸦、盲盒接力活动,推出“小农人”滨笔及线上预约平台,构建“慢生活”沉浸式田园。“我勒个发财队”以“科技+自然”为核心,引入智能水培系统、颁搁滨厂笔搁抗病作物展示、光伏帐篷,打造“零碳露营”示范区,推动绿色农业与智慧研学结合。“鹏誉飞翔队”聚焦綦江萝卜干、米粉非遗技艺,设计沉浸式工坊与痴搁农耕场景,构建“技艺传承—产物增值—文化输出”闭环。

在答辩结束后,重庆牧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庆水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高度赞誉:“本次农耕研学基地规划比赛活动组织得非常出色,同学们的表现令人欣喜!各团队在方案设计上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创新思维,尤其在文化传承与现代理念的融合上,亮点纷呈。从公司视角看,若能进一步结合产业实际需求,优化方案的落地性和可持续性,将更具实践价值。建议未来多开展此类校企联动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一线,在真实场景中锻炼能力、拓宽视野,相信会碰撞出更多兼具创意与可行性的优秀方案!”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对于土地与创意的碰撞,更是一次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探索。在规划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还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经过各队精彩答辩,最终获奖名单也在答辩现场公布。

奖项

获奖队伍

一等奖

农颂队

二等奖

田耕记队、我勒个发财队

叁等奖

四禾队、鹏誉飞翔队、青禾1234队荣获

优秀奖

我们这队、好吃好喝队、永远必胜队荣获

在颁奖后,书院部副部长曹玉姣老师提到:“本次农耕文化主题活动的参赛方案和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各团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巧妙融合,展现出扎实的调研能力、协作精神和实践智慧。同学们的方案不仅具有文化深度,更体现了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洞察,充分彰显了书院‘知行合一’的培养理念。感谢所有参赛同学的用心付出,你们的热情与创造力为活动注入了无限活力!同时,也期待更多同学积极参与书院各类实践活动,在更广阔的平台上锻炼自我、开拓视野,让知识与实践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

从农田规划到研学赋能,青禾满田劳动月已成为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践行“劳动育人、服务地方”理念的金名片。未来,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将联合重庆市柏雀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推动农耕研学基地方案内落地性、提高其土地利用率、做到绿色可持续发展,以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理念,让学子智慧在田野间生根,让乡村振兴在创新中提速。

当学生们用笔笔罢展示“露营区的森林寻宝”“田野里的星空露营”亮点项目时,他们的眼里有光。这种光,来自对土地的真实理解,也来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作为指导老师,我的角色不是给他们答案,而是帮他们保持这份光,直到照亮更多人的田野。后续我也将带领学生进行复盘,根据评委老师的意见对标整改,在可行性方面再加以验证。

——指导教师 书院部 刘欣怡

参赛初期,我们因经验不足导致方案零散,但在张展豪学长和陈安琪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完善。雷海东的创新思维、王婉婷的专业制图以及跨学院团队的紧密协作,使方案最终成型。答辩环节让我们领略到创意展示的多样性,不仅提升了方案落地的实操能力,更掌握了创新表达的方法。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以赛促学"的价值——比赛不仅是能力的试金石,更是团队协作的升华。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奖项,更是思维方式和团队精神的成长。

——2023级数字媒体技术 观云书院 刘霜

这次参赛经历,更像是一场生动的实践课。它教会我,优秀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要承载情感与责任。站在农田教育基地的视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空间布局与景观形态,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纽带、儿童自然教育的沃土、城乡互动的桥梁。这次比赛是起点而非终点,未来,希望可以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参加相关赛事,继续探索,用作品传递更多温暖与力量。

——2024级养老服务管理 瀛溪书院 谷志云





撰稿:吴华英

摄图:刘腾阁、何家昊

编辑:吴华英

初审:王江文、周俊

复审:王江文、周俊

终稿:王江文、周俊

玉棠书院、计算机学院、一亩良田工坊、农耕协会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