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智能工程学院异科导师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5月21日下午16:00,智能工程学院异科导师心理主题赋能培训第四期在荷悦109教室顺利开展。本次培训特别邀请到创意写作学院教师、心理健康中心兼职老师、智能工程学院异科导师叁重身份的邓巧老师担任主讲,为异科导师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心理健康主题培训。
聚焦常见问题,洞察心理迷雾
培训伊始,邓巧老师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讲解。她指出,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多重挑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邓老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和表现形式,让异科导师们对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更为直观和清晰的认识。例如,在学业压力方面,她提到部分学生因课程难度大、考试竞争激烈而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反应;在人际关系方面,分析了学生因宿舍矛盾、同学冲突等导致的情绪低落、自我封闭等问题。
传授识别方法,捕捉危机信号
在心理问题识别环节,邓巧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情绪变化、学习成绩等方面来发现潜在的心理危机。她强调,异科导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邓老师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识别技巧,如观察学生的表情、肢体语言、语言表达等,以及如何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课堂表现等途径获取关键信息。同时,她还提醒导师们要注意区分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对于一些紧急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演练沟通技巧,搭建心灵桥梁。
心理沟通技巧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邓巧老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现场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向异科导师们传授了有效的谈心谈话技巧。她指出,在与学生的谈心谈话中,要建立信任关系,运用倾听、共情、提问等技巧,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在现场互动环节,邓老师模拟实际场景中与学生谈心谈话。提问“如果一个学生在你面前突然哭泣或者突然沉默10秒钟,各位导师们该怎么做?问题一经抛出,现场的导师们纷纷踊跃回答,邓老师也针对现场的异科导师们的回答帮助导师们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提高沟通效果。
强调“发现”“转介”,凝聚育人合力
活动尾声,邓巧老师深情寄语。她表示,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尽管异科导师们在辅导学生心理问题时可能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但只要能够做到“发现”和“转介”,就已经为学生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发现”意味着导师们要敏锐地察觉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忽视任何一个细微的信号;“转介”则是将有需要的学生及时、准确地推荐给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或老师,让他们得到更专业的帮助。邓老师的这番话让在场的异科导师们深受鼓舞,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责任和使命。
此次培训得到了智能工程学院异科导师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沟通技巧,也增强了自己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和责任感。未来,他们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加用心地关爱学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智能工程学院也将继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通过开展更多类似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异科导师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撰稿:何欢
摄图:罗仲杰
指导老师:何欢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对话“智”造者系列讲座第38期
下一条:【智工动态】智能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召开接收中共预备党员及中共预备党员转正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