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志愿者的应急救护能力、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綦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大健康管理学院积极合作,于5月7日下午开展了“志”之花·结“愿”之果应急救护培训活动,让急救知识植根于同学们心中。此次活动由綦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专家蒋文玲和李丹进行授课,大健康管理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急救技能。
专业引领 护心同行
活动伊始,重庆市公众卫生应急技师培训导师、綦江区青少年实践基地的公益讲师蒋文玲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心肺复苏术急救知识。蒋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心脏骤停的病因、心肺复苏的概述和步骤,以及础贰顿的使用、心肺复苏终止的指征。
同时,蒋老师还为同学们演示了础贰顿和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在蒋老师专业又不失风趣的讲解过程中,同学们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了心肺复苏术。蒋老师认为“第一目击者最美,‘跪着’比站立更高”。一件件真实的案例展现在同学们眼前时,让同学们明白了急救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每一双手都可能是生命的“摆渡人”。
精准施教 梗阻速解
急救方法不止有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术也尤其重要。李丹老师身为护士和护师,她不仅专业技术过硬,还身兼重庆市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导师与急诊科骨干护士的重要职责。李老师从海姆利克急救法的定义、原理、操作以及预防措施四个方面给同学们具体讲解了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术的相关知识。李老师说:“海姆利克急救法是给气道梗阻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李丹老师以真实案例撕开悲剧面具,以专业手法重塑急救信心,李老师说到:“气道梗阻急救不是‘附加题’,而是‘生死必答题’,我们多学一分钟,就能多把一条死亡数据变成一个‘劫后余生’的故事。”
教学相长 共筑生机
此次活动,两位老师开展了心肺复苏术和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术的精彩讲解,不仅分享了专业知识,还为大家演示了详细的操作方法,同学们收获满满。培训结束后,现场组织了实操训练,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最终通过考核的学员顺利获得了綦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应急救护证。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还获得了权威的应急救护认证。
生命没有“旁观席”,急救不能等下课。此次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展现了大健康管理学院对师生健康和专业建设的高度重视,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的理念,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应急救护培训活动,鼓励更多师生学习急救知识,共同守护生命健康。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将急救知识普及校园及社会各界,为构建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奋斗。
大健康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
文字来源:唐清清
图片来源:邱钰、李娟
上一条:【“志”行合一】2025第四届重庆老瀛山越野挑战赛暨首届大学生山地越野赛志愿者专项培训顺利开展
下一条:【工会生活】第四届母亲节特别活动温情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