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 “教育教学三提三创” 主题年精神,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戏剧影视学院于 2025 年 5 月 10 日至 11 日成功举办 “AIGC 赋能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 系列专题培训。本次活动特邀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领域专家印隽老师担任主讲,学院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近 40 人参与,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操作—行业展望”的立体化培训模式,全面探索 AI 技术在影视创作、教学改革及行业发展中的多元赋能路径。
AI 创作实践首秀:技术赋能激发创意新可能
培训首日以 “AI 技术应用初探” 为主题,印隽老师系统解析 了AI 工具对影视创作流程的革新价值,通过行业案例库展示文生图、智能剪辑、动态合成等技术在前期策划、视觉开发、后期制作中的全流程应用逻辑。在实践教学环节,参训师生分组开展实战训练,依托 “即梦”“ 可灵 ”等专业 AI 平台,完成从创意文本到视听作品的转化实践。经过 3 小时高强度创作,6 部融合 AI 绘画算法与动态生成技术的短片顺利产出,其中《时光秘境》凭借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技术工具与创意表达的深度融合。2024级新媒体技术专业参训学生代表表示:“AI 现在对我们来说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创意激发的‘智能协作者’,它帮助我们突破传统创作思维的边界,发现了影视表达的更多可能性。”
(实训作品展示)
专业融合深度解析:智能技术重构教学场景
次日培训聚焦 “AI + 专业建设”,印隽老师结合学院学科布局,针对戏剧影视文学、动画、电影制作、新媒体技术等专业,构建差异化赋能方案:在戏剧影视文学领域,提出可通过 AI 辅助角色建模与叙事逻辑优化,提升剧本创作效率;在动画专业教学中,演示 AI 生成式设计工具在三维场景搭建中的应用,数据显示该技术可将传统场景构建周期缩短 60% 以上,显著提升教学实践效能。通过智能体创作平台实操演示与工业级案例解析,参训教师直观体验了 AI 在影视生产流程中的技术优势。电影制作专业负责人周极老师在交流中提到:“AI 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创作效率,更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课堂教学的模式创新,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行业变革前瞻:培养“技术 + 艺术 + 管理”复合型人才
在培训分享讨论环节,印隽老师结合多年实战经验指出,当前影视行业正从 “单点技术应用” 向 “全链路智能化升级” 转型,未来竞争核心将聚焦于 “技术思维、艺术素养、管理能力” 三位一体的复合能力。戏剧影视学院教学副院长秦琦琅表示,学院始终坚持“工科为基、艺术为魂、商科为翼”的学科定位,本次培训与学院“创新课堂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的改革目标高度契合,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利用AI工具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更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了精准的实践方向。
本次专题培训作为学院 “三提三创” 主题年的重点活动,不仅提升了师生的 AI 技术应用能力,更通过 “实践—反思—规划” 的深度互动,为影视教育的智能化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戏剧影视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继续深耕 “人工智能 + 影视教育” 的创新实践,持续引入行业前沿资源,通过技术赋能教学改革,助力学校 “三提三创” 主题年建设,培养兼具艺术审美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影视人才,推动 “技术 + 艺术” 融合教育迈向新高度,为影视行业输送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撰稿:李姗
摄影:蔡逸晨
(戏剧影视学院供稿)
上一条:【剧杀动态】云端綦荟第1期:4月活动档案
下一条:【新商科】合川新商科教学部《数字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与应用》课程组走访善信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