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外文化深度交融,让国际友人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于4月25日至26日组织来自美国、爱尔兰、德国、巴基斯坦、格林纳达等国的外籍师生开展“巴渝文化与中医探秘”主题研学活动。在綦江校区的中医文化体验日与东溪古镇的巴渝文化研学行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綦江校区探岐黄 药香手作话交融
4月25日14:00,研学团从合川校区乘校车启程,历时两小时抵达綦江校区,一场“可尝、可触、可感”的中医药文化体验随即展开。
在中医药文化体验现场,融入当归、枸杞、陈皮的中医药火锅串串率先抓住众人味蕾。红亮汤底中翻滚的药包与食材,让来自爱尔兰外教叠别补耻迟测惊叹:“火锅竟然真的烫啥都好吃,麻辣里也藏着养生哲学!”随后品尝的党参山药米糕、茯苓山药米花糖,更以清甜药香颠覆了留学生对“中药味苦”的刻板印象。
脉诊台前,专业医师叁指轻搭德国留学生手腕,精准说出“近期偶有疲劳且食欲不振肠胃不消化”等细节,引得众人惊呼“中医像在和身体对话”。美国外教笔别迟别谤主动“打头阵”体验针灸,银针入穴时感叹:“酸胀感像被羽毛轻触,奇妙又温和!”巴基斯坦外教碍丑补苍则体验了拔火罐项目,看着肩颈处的紫红色罐印,他笑称:“这像是给身体做了一场‘真空按摩’!”德国留学生厂补谤补丑则体验了艾灸项目。
在中药材首饰顿滨驰环节,外籍师生与我校学生协同合作,将砂仁、甘草、五味子等常见中药材用细线穿成一串形成美轮美奂的手链或干花耳环。药香混着欢声笑语,一枚枚饰品成为跨文化交流的独特信物。
东溪古镇溯商道 雨巷烟桥话文明
次日早晨8:30许,研学团乘校车出发从綦江校区前往东溪古镇,正式开启古镇文化探秘之旅。
研学团首站走进东溪陈列馆,清代盐引、民国“麻乡约”运单等200余件文物,勾勒出古镇作为“渝南黄金商道”的繁华图景。东溪镇党委委员、宣传部长苏逸敏指着商路沙盘介绍:“鼎盛时期每日300余匹骡马中转盐茶,这里曾是西南商贸枢纽。”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老师们则兼任翻译人员,用国际友人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这座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
砖石堆砌抗战街 脚夫往复麻乡约
乘车抵达抗战一条街后,仿若踏入历史长河,师生们穿行于传统古建与近代洋楼之间,频频举起相机记录中西合璧的建筑美学。在西南地区最早民间邮局“麻乡约”遗址前,脚夫雕像似在诉说往昔奔忙,师生们围聚于此,笑语盈盈合影留念,让历史与当下定格成温暖画面。
青砖叠起南华宫 栋宇镌留岁月痕
步行至南华宫,细雨中的青石板路更添古韵,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两广会馆内,戏台浮雕的上四大名着的人物栩栩如生,似在演绎剧中传奇。传统古建的雕梁画栋,正不断诉说着湖广移民的迁徙过往,师生们在门前合影,细雨轻敲芭蕉叶,仿佛穿越百年。
匠情逸传万天宫 妙趣灵承非遗韵
万天宫内,非遗文化体验掀起本次活动的高潮。东溪古镇作为农民版画的重要发源地,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十二生肖版画”环节,中外师生在传承人指导下,选择心仪的生肖雕版沉浸创作。留学生尝耻颈蝉补捧着刚印好的“生肖猪”版画感叹:“猪在中国文化里象征富足,这圆滚滚的憨态太可爱了,让我想立刻寄给远在德国的家人。”
一旁的茶席上,大家都专注研习盖碗茶“叁吹叁浪”技法,搭配霍二花生酥、老太婆豆腐干、东溪花生等当地非遗美食,连赞:“中式下午茶的仪式感,藏在茶盖与碗沿的交响里。”
竹器盛载望澜宴 舌尖深品文化心
午餐时分,望澜汀餐厅精心准备的特色美食成为文化交融的注脚。东溪黑鸭、黄荆豆花、东西豆腐乳以及赶水米粉等多道特色菜肴环列,同时安排了足量的清真菜品和素食,体贴照顾巴基斯坦外教的饮食禁忌和素食主义留学生的习惯。苏逸敏宣传部长详细介绍每道特色菜品的由来,并表示均对身体有特别功效,外籍师生们不停用手机记录:“药食同源的理念,让美味成为文化对话的桥梁。”
太平桥畔盐马道 纤指轻触旧时痕
午后,师生漫步盐马古道,行至太平桥,这座600余年历史的古桥桥面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辨。党政办公室主任曹瑞峰指着痕迹解读:“这是‘一担盐巴一担银’的贸易见证。”师生们俯身触摸青石凹槽,不禁感叹道:“当年马帮用脚掌丈量的路,今天我们用目光和心灵重走,这就是文明的生命力。”
綦地研途寻古韵 古今中西共华章
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精心铺就了本次研学活动,为学校文化育人版图再填浓墨重彩的一笔,“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模式,正是这场文化探索的“幕后引擎”。书院与学院双轨并驱,滋养学子多元成长,从课堂走到课外,从中医文化的现代演绎,走到古镇商道的历史回响,以场景化叙事解码巴渝文化,让传统与现代跨越时空对话:当青石板路印刻运动鞋的足迹,文化浸润为成长底色;当非遗版画邂逅数码镜头,技术赋能文化传承。尤为关键的是,移通以研学为窗,为国际化教育注入鲜活能量。这种“古今交汇、中西互鉴”的成长叙事,既为文化传承,又为国情教育注入力量,不同文化思维激烈碰撞,理解与尊重在交流中升华。此次研学,是移通学院育人智慧与国际化视野的生动彰显,期待中外学子在移通文化沃土中,成长为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先锋力量。
撰稿:李柃潼
摄图:姚金、李柃潼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 )
上一条:【社团活动】社团赠与我的“学术智慧”讲解大赛比赛经验分享会侧记
下一条:【学院动态】《颠覆者:周鸿祎自传》阅读分享会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