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智慧教育发展,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计算机学院于2025年3月27日在玉棠书院——迟补濒办碍颈苍驳演讲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智慧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李太福教授(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团队带头人)担任主讲嘉宾,计算机学院全体教工老师参会学习。讲座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信息技术驱动的教学进化机制、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及教育过程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学院未来智慧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讲座伊始,李太福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教育提升的关键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他强调,传统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必须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系统”,实现教育模式的智能化升级。
李教授解释,“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系统”的核心在于将教师的经验智慧与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相结合,形成协同增强效应。例如,通过智能学习分析系统,教师可以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个性化辅导;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则能实现教学场景的智能化管理,如智慧教室的自动调节、实验设备的远程控制等。
此外,李教授特别强调,教育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而应与社会运营紧密结合。他提出,高校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科教融合”,例如与公司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引入真实产业案例进课堂,让学生在实战中培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尖端人才”的目标。
在探讨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路径时,李太福教授重点阐述了数据驱动的重要价值。他指出,现代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经验主义的局限,通过构建智能化的教学监测系统,实现教育过程的精准优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实时获取课堂互动数据,包括学生专注度、问题回答准确率等关键指标,从而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一节课都能达到最优效果。
李教授特别提醒,数据驱动的教学改革必须把握好技术应用的尺度。智能系统应当作为教师的得力助手,而非替代者。教师需要保持教学主导权,既要善用数据工具提升效率,又要防止过度依赖技术而弱化教育的人文关怀。这种平衡之道,正是智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讲座结束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林泽金对李太福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次讲座为学院智慧教育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他表示,学院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更高效、更智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李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今后的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未来,计算机学院将持续加强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合作,推动智慧教育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础滨+复合型人才”。
文字:邱来香
图片:邱来香
计算机学院供稿
上一条:大赛活动周 ②|陈玉玲教授围炉夜话:“破茧重生”智慧,激励青年学子成长
下一条:【党建动态】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2次(扩大)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