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14:30,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綦江校区新闻采写产业学院20多名师生联合晋中信息学院新采师生6名在贤者楼224,开展渝晋新采校际项目交流会。在本次交流会上,双校新采师生对学院项目《我在书院读大学》《商道故事》《零基础培训》《研途日记》,以及学院学生在新采的学习经历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交流会开始,綦江校区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指导老师郝树静对晋中信息学院崔欢欢老师一行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綦江校区新采开展各项目的基本情况。郝树静老师称,綦江校区新采学院建立于去年10月份,至今刚好一年。学院除了研修班同学40余名以外,还发展有“我在书院读大学通讯社”、綦河书院“创造星期八”新闻采写工作室等社团。在项目拓展上,綦江校区新采教师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和校外媒体导师的资源,利用采访商道故事、参加本科素质调研等机会带领同学们前往校外,给同学们提供更广阔的采写平台和实践机会。去年4月,綦江校区推出特色校内月刊报纸《新风采报》,在全校范围内征集优秀稿件,在校内备受关注的罗睿燊同学,也作为綦江新采的一员,有两篇散文随笔被收录在最新一期报纸中。自学院开设这一年以来,綦江校区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学院长期发展的特色之路,不断吸引着校内热爱写作、热爱思考的同学加入。
听完郝树静老师的介绍后,晋中信息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院长助理崔欢欢老师对綦江校区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发展进行了深度评价,感慨学院快速发展以及綦江校区学生对于新采的热情。随后,崔欢欢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晋中信息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自2023年5月成立后的情况,除各色专题项目外,晋中新采新开发了“研途日记”专栏,以视频的形式记录同学们调研路途上的趣事,在分享生活的同时也能积累一定的粉丝量为长远发展做准备。对于学院学员的后期发展,崔欢欢老师提出以“老带新”作为学院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基础较好的老学员,然后让老学员带动新学员的基础学习。目前,晋中新采已与当地5家媒体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推荐大四学员进入媒体实习,带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崔欢欢老师分享结束后,两校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学员根据采访与写作中的经验分享进行交流。晋中信息学员学生代表温秀芸同学根据零基础训练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她提出,在零基础训练中她学习到很多,其中在采访时她提到一定要学会有效倾听,概括提炼出关键点,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问题;在撰写稿件时文章结构、主题提炼与语言表达是一篇好文章的基础。王广萍同学则根据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经历进行交流,在她印象中最深刻的事——跟着移通学院老师到了奥斯卡现场。她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一路从复活赛中夺得桂冠,在成就勇敢自己的同时也成功诠释了她的座右铭:热爱+努力+幸运=成功。王广萍同学借由自己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出去看看世界,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而綦江校区学生代表谭威同学分享了自己上学期是如何在新采的商道故事采访中,如何发现了一个适合参加商业案例比赛的案例。谭威说,自己在新采中的学习体会到,学习采访不仅仅是为了写作,更重要的是从别人的经历中进行深度思考,找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3名同学分享后,双校新采学生代表进入自由讨论环节。綦江校区顾一鸣同学称,自己想知道,自己如何作为一个在校学生,去采访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自山西的孟皓楠同学则提出,可以通过挖掘细节来找到和采访对象的共同话题,在采访不同行业人士前,最好提前准备,这样才不至于无话可聊。来自山西的李魏同学则以自生调研经历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复盘自己的行动,整理出失误的点,并从失误中找出解决办法。
在本次交流会中,双方还就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活动组织、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通过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两校共同探索了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次校际交流活动为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綦江校区和晋中信息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双方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学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文/李玉莲 指导老师/郝树静)
上一条:綦江校区召开校级督导与新教师交流座谈会
下一条:【社团活动】社团之声触第七周社团活动回顾&补尘辫;清单等你来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