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于3月5日下午2点在仁者楼408教室成功举办了课程思政赛课活动。本次比赛得到了各教研室的积极响应,精心准备并推荐了四位优秀教师参赛。为确保比赛的专业性与公正性,学院特别邀请了叁位评委:创意写作学院的王恒继老师、数理教学部的陈玲老师以及戏剧影视学院的李如冰老师。叁位评委在各自专业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比赛过程中,参赛教师们各展风采,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巧妙融合,展现了课程思政的独特魅力。来自工程管理教研室的刘艳利老师以“古诗词背后的精神力量——石灰”为主题,将石灰的生产过程与古诗词中的坚韧品质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在品味诗词之美的同时,领悟其中蕴含的高尚精神,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数字经济教研室的冉叶虹老师聚焦“劳动二重性”这一专业概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深刻理解劳动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供应链管理教研室的吕志赛老师以“需求差异放大现象——牛鞭效应”为切入点,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将复杂的供应链原理直观呈现,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展现了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的独特价值。
信息管理教研室的胡红琼老师则以“if else分支语句”为切入点,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编程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编程知识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实现了技术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点评环节,叁位评委对参赛教师们在思政元素融入方面的努力和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评委们从教学内容的流畅性、教学设计的创新性以及课堂互动的活跃性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极具价值的建议和改进意见。评委们指出,教师们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其过渡更加自然顺畅;在教学设计上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模式,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课堂形式。此外,评委们特别强调,作为课程思政比赛,应进一步增强思政元素的融入深度与广度,巧妙地将思政内容与课堂互动环节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比赛结束后,刘贵容院长对学院未来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她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同时,学院还将加强与其他学院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不断提升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为培养更多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课程思政赛课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比赛,教师们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未来,学院将继续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摄影:周文变
撰稿:周文变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
上一条:【数信动态】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携手天择科技,开启“础滨+内容运营定制班”赋能学生职场未来
下一条:【学院动态】智控研发创新工作室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首次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