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青年志愿者协会“法力全开,权益游园荟”消费者权益日
普法主题活动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共青团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委员会联合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校保卫处共同打造的"法力全开·权益游园荟"普法活动,于3月14日下午在瀛山图书馆广场顺利举行。活动现场巧妙融合法治教育与趣味互动,以六大沉浸式互动展台为载体,为500余名学子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实践课。打造了一堂"可触摸、可互动、可带走"的立体法治实践课堂。
活动现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条文化作跃动的音符。手持集章卡的同学们穿梭于六大展台,在“法律情景模拟台”化身谈判专家破解网购纠纷,于“火眼金睛辨真假”展台成为商标侦探揪出山寨破绽。活动创新采用“认知-实践-防御”全链条设计,将20余种生活场景融入盲盒抽卡、限时压力测试等环节,让抽象法理转化为可操作的维权技能。
手持集章卡的同学们穿梭于广场,时而驻足凝视,时而热烈讨论,仿佛置身法治主题的奇妙乐园。在“法律情景模拟台”,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引人侧目——这里正上演着现实版《律政先锋》。当指尖探入盲盒箱的刹那,每个人的表情都像拆盲盒般充满期待。有人抽到网购退货纠纷案例,立刻化身谈判专家据理力争;有人面对“客服退款诈骗”情景,快速翻找记忆中的法条防御攻势。最刺激的限时压力测试环节,倒计时滴答声催动着思维火花,不少同学额头沁汗却目光灼灼,将证据链条在脑中飞速重组。
转至“火眼金睛辨真假”展台,此处的画风又添几分侦探色彩。两排看似雷同的包装袋前,同学们化身“打假小分队”,有人举着“洽洽”与“治治”瓜子袋反复比对,突然指着包装缝线处大喊“这里少了一道防伪金边”;还有人发现“陶碧华”老干妈瓶身上若隐若现的拼音陷阱,笑称“差点被山寨商标晃了眼”。这些课堂外的实战演练,让商标维权意识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扎根。
活动设置的303份即时调研显示,93.4%参与者能准确复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核心条款,但知识产权合理使用、劳动仲裁程序等实务场景仍存在认知断层。对此,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后续将构建“场景化普法矩阵”,通过其他形式填补能力缺口。
活动接近尾声,满载六枚印章的同学们聚集在抽奖区,普法刮刮乐被揭开时的雀跃欢呼,为这场法治游园会画上欢快句点。活动后随机调研显示,93.4%的同学能清晰复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核心条款,而那些曾让人困惑的知识产权边界、劳动仲裁程序等实务难题,此刻已化作展台前会心一笑的闯关记忆。这场打破说教范式的普法创新,正为校园法治文化注入鲜活生命力——当严肃法条邂逅青春创意,冰冷的文字便化作守护权益的温暖铠甲。
撰稿:张婷 邓巧
供图: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团总支供稿
上一条:【海岛培训】产教融合育新才,教学创新启未来——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教师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圆满收官??
下一条: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参加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筹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