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下午,计算机学院全体教师齐聚玉棠书院罢补濒办碍颈苍驳演讲中心,共同聆听了一场主题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项目制课程教学实践》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林泽金主持,计算机学院特别邀请重庆警察学院正高级教官、数字警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重庆理工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彦飞担任主讲人。
深化产教融合,重构实践教学模式
刘彦飞教官以“新工科”建设目标为切入点,强调项目制教学在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中的核心作用。他指出,当前工程教育需突破传统学科壁垒,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产业需求融入课程设计,构建“真用户真应用”的实践场景。例如,天津大学等高校通过行业知识图谱与大数据智能项目制毕业设计,推动学生从资料收集、算法设计到商业化应用的全流程能力提升,形成“课程—项目”双轮驱动的创新路径。
以案例为基,探索教学改革路径
讲座中,刘彦飞分享了重庆警察学院和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机学部的实践经验,提出项目制课程需聚焦“四层次叁能力”递进体系:课程实验夯实基础、专业实训强化技术、综合实训整合知识、创新实践激发潜能,通过毕业设计这一课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印证项目制教学对工程实践能力的显着提升。
最后,副院长林泽金总结时表示,本次讲座为学院深化新工科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未来,计算机学院将持续推进项目制课程,优化“课程实验—公司项目—学科竞赛”链条,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此次讲座为计算机学院的教职工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有助于推动学院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计算机学院供稿
图|文 廖婧
上一条:倒计时5天,“古剑山”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攻防大赛活动周即将开幕
下一条:【数字媒体产业学院】 智慧教育进阶培训:AI全链路开发体系深度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