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联合南湖书院银河空间工作室“洞察传媒前沿,提升品牌敏锐度”品牌推广大咖讲座系列培训之“漫谈教育新闻与写作”讲座在六度空间开展,讲座由中国教育报刊社记者杨国良主讲。
杨国良指出,教育新闻是反映教育全方位动态的重要载体,内容从微观校园教学革新、师生风貌,到宏观的教育政策剖析、资源分配等,无所不包。优质教育新闻能及时传递前沿资讯,让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会各界洞悉教育走向。
在讲座过程中,杨国良详细阐述教育新闻写作的独特要求与挑战。首先,准确性是基石。教育领域涉及众多专业术语和概念,如课程标准、教育评价体系等,必须精准理解并使用,不容许有丝毫差错。错误的表述可能会误导读者,甚至对教育实践产生不良影响。其次,客观性至关重要。新闻报道应秉持中立态度,如实呈现事件真相,避免主观臆断和情感偏向。不能因为追求新闻的轰动性而歪曲事实,要公正地报道教育事件中的各方观点和行为。再者,教育新闻写作需要具备深度和广度。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要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社会影响以及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启示。比如报道一场教育学术研讨会,不能只简单提及会议的流程和参会人员,更要剖析研讨会上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对教育教学实践可能带来的变革。同时,也要有广阔的视野,将教育事件置于社会大背景下考量,关注教育与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相互关系。
谈到准确性,杨国良强调教育术语繁多,如课程标准、教育评价体系等,写作时务必精准理解运用,否则易误导读者、干扰教育实践。他举例说明错误术语使用可能引发的误解。论及客观性,他表示新闻应中立呈现真相,避免主观臆断与情感偏向。为强化理解,他列举了因主观报道引发争议的新闻案例,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
杨国良强调,教育新闻写作者还应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只有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目标和规律,才能在写作中把握核心要点,撰写出有价值的新闻稿件。此外,生动性和可读性也不可忽视,教育新闻不应是干巴巴的学术报告式文字,要运用恰当的事例、生动的语言、合理的结构来吸引读者,让更多人愿意关注教育新闻,进而推动教育信息的广泛传播。
未来,学校品宣中心也将在集团领导下,持续提升学校整体宣传业务水平,营造“全员媒体人,共筑移通强品牌”校园宣传氛围。
撰稿:杨瑞雪
摄图:周鑫雨
(宣传新闻中心、南湖书院)
上一条:谢幕“不”落幕“安全学习永远在路上”——2024年“119”消防宣传月闭幕式暨表彰活动成功举办
下一条:生动叙事,探索育人形式多样化发展——智能工程学院11月异科导师工作开展总结(上)